热门关键词:

中国 企业面临严酷竞争 需要在弯道处超越对手

时间:2009/1/8 8:05:41来源:汽车商业评论 边建平作者:汽车商业评论 边建平责编:0条评论

 

    无论是否愿意,中国 企业都将经历从性价比竞争向利价比竞争的新竞争时代,也都会卷入一场超越与被超越的严酷竞争  

 

    无论对谁来说,这场由华尔街引发的危机都是一个粗暴的梦境闯入者。它终结了全世界的经济美梦。一夜之间,美国人失去了房子,中国人失去了出口市场。更糟的是,谁也不知道这一切要到什么时候才能结束。 

 

    美国经济学家弗朗索斯•克吉亚瓦兹对金融海啸在全球范围内引发了剧烈的经济动荡及其未来的如是讲话,表现出的似乎是一种无力之感。2008年,中国 出口增幅在2007年的基础上持续冲高。但是,在金融海啸面前,这一势头很难再得以延续,呈现出的也好像是一种无力之感。  

 

    国际 市场前路黯淡,国内 市场更是充满风险。一个比金融海啸更严酷的考验已经到来:近几年的相关 和迹象表明,中国 市场已经步入一个新的市场发展阶段。现有的市场竞争格局和规则将被颠覆,企业的运营模式和营销模式也将发生嬗变。寡头  

 

    2007年,“三龙一通”的市场份额总和达到了47.29%,同比增长5.35%。2008年这一态势得到进一步巩固。因此,对于中国大中型 市场,寡头企业集群已经初步形成。从市场竞争格局与形势上看,寡头企业的市场影响力还没有得到充分释放。  

 

    首先是因为2007年,中通、少林、江淮、黄海、友谊、恒通、长安、亚星、安凯、依维柯、申沃等二线企业集群的市场份额总和也达到了30.68%,对寡头企业形成了强有力的挑战与制衡。  

 

    在企业的营运战略和模式上,寡头企业没有和其他企业形成区隔。在产品、服务、品牌、顾客关系等四个层面上,寡头企业也没有对其他企业形成显著的价值替代优势。在资源、技术与价值链的营运上,寡头企业还是没有对其他企业取得明确的竞争优势。“三龙一通”之所以成为寡头企业,主要凭借对市场份额的大量占有,而不是在核心竞争力上具备了区隔性或超越性优势。  

 

    中国 企业还都是非洲草原上的食草动物。中国 寡头企业与其他企业的区别,只是大型食草动物与其他食草动物的区别,对于市场生存和发展环境,大家有着同样的依赖。这样的寡头企业对市场竞争规则、秩序和环境的影响和干预,不会让对手感到明显压力。但是,随着“三龙一通”寡头地位的巩固,现有的市场竞争格局和规则将被颠覆。

 

颠覆  

 

    2007年10月,宇通启动了“价值连城”活动。2008年上半年,在活动受到客运企业高度赞扬的同时,宇通的整车销售超过1.5万辆,同比增幅高达50%,远远高于主要竞争对手。在业界和媒体的眼里,这个活动让宇通实现了从单纯的产品推广向体验营销的精彩变脸。  

 

    但是,中国 企业、媒体,甚至包括宇通本身,都没有充分认识到它所蕴涵的巨大而深广的市场意义。 用户不是单纯为了买车而买车,而是购买挣钱工具。宇通不仅卖车,更为客户提供盈利方案。宇通这一活动主脉,无意间打响了 市场竞争从性价比向利价比转化的“南昌第一枪”。  

 

    在过去十几年间,中国 市场的竞争规则是以产品性价比为主导的价格竞争。 是一种核心技术相对缺乏的产品类型。

 

    长期以来,中国 企业采取的是技术引进路线。如此一来,企业之间同类 产品的性能差异在价格面前就显得平庸了。于是,追求性价比几乎成为价格战的另一种说法。  

 

    在过去的岁月里,以产品性价比为主导的市场竞争规则,成就了“三龙一通”和二线企业的市场强势地位。但是在未来,它却会成为这些企业持续成长的最大阻碍。原因很简单,这种竞争规则从根本上否定了包括品牌溢价在内的所有价值优势溢价的可能性。 

 

    对于业已赢得47.29%市场份额的“三龙一通”来说,再将市场份额的持续扩张作为企业成长的主导战略,显然是行不通的。它们需要在争取市场份额继续扩张的同时,向包括品牌溢价在内的顾客价值优势溢价去要销售,要利润,要企业的持续成长。  

 

    实现这一战略的前提条件,就是要彻底颠覆现行的市场竞争规则。

 

利价比  

 

    性价比是产品属性、产品具体功效与价格的比率。利价比是笔者在市场营运学理论研究中创立的一个新概念,指的是顾客从商品得到的所有利益与价格的比率。虽然只是一字之差,但是对于 市场,却有着两点深刻的本质差异。  

 

    第一,性价比与利价比的产品功效利益深度不同。  

 

    性价比是指 产品本身的性能配置、功效价值与价格的比率。利价比则是从性价比、故障率、使用成本、二手车残值等更深的层面来综合考量顾客的产品利益。  

 

    第二,性价比与利价比的利益广度不同。  

 

    性价比只将 的产品性能与功效利益作为顾客的利益构成和选择标准。利价比则在产品性能与功效利益以外,通过服务、品牌、顾客关系等层面,对顾客价值和利益进行关怀和创造。利价比强调对顾客的心理利益和商业营运利益进行关怀和创造;强调对顾客的时间成本、体力成本和精力成本的集约;强调对顾客的财务风险的有效降低,以及商业赢利水平的有效提升。  

 

    换言之,性价比强调的是顾客利益这座冰山在海面以外的部分,而利价比强调的则是整座冰山。利价比不是对性价比的否定,而是对性价比的超越。  

 

    由此可见,以性价比为主导的市场竞争规则,会让企业以产品品质关怀作为战略目标。而以利价比为主导的市场竞争规则,会让企业在对客运企业的终极利益关怀上竭尽全力。中国 企业只有在客运企业的终极利益这个平台上,与客运企业进行商业利益对话,才能说服客运企业心悦诚服地接受服务溢价、品牌溢价、客运效益提升方案溢价等多种优势溢价。  

 

    惟有如此,寡头企业和那些强大的二线企业也才能寻找到持续成长的广阔空间,以及创造竞争优势的真正峰顶。从性价比竞争向利价比竞争的转化,是中国 市场在现阶段发展的必然道路。

 

技术转向  

 

    在过去十几年的时间里,技术引进战略让寡头企业和二线企业取得了快速发展,成就了中国的世界 制造中心的地位。但是,如果说在过去,技术引进是一条登峰的捷径,那么在将来,死守这一战略的企业将面临坠崖的危险。  

 

    从国内市场看,技术引进只能让企业在竞争中取得暂时性领先,而不能赢得持续性领先。
由此,企业非常容易丧失持续性的技术优势,也就不可能在产品价值上赢得持续性的竞争优势。在利价比竞争时代,在 的性能与功效上保持持续的价值优势,是任何一种溢价策略的基本前提。也就是说,保持持续性的技术优势,是赢得利价比竞争的基本前提。  

 

    从国际市场看,中国获得世界 制造中心的地位,主要凭借的是两点优势:一是庞大的内需市场,二是相对低廉的生产成本。  

 

   一流企业卖规则,二流企业卖技术,三流企业卖产品,四流企业卖成本。从这个角度考量,目前在国际市场,中国 企业基本上都在充当四流企业的角色。  

 

     生产具有三个主要特征:一是组装性制造,二是非规模生产,三是进入的专业门槛较低。如果中国 业不能在 的核心技术领域取有自主创新的能力,那么世界 制造中心的地位极易遭受其他生产成本更为低廉的新兴经济体的威胁。一旦这种威胁出现,业已占有的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也会逐渐遭到蚕食。  

 

    市场的压力与威胁是技术创新最大的驱动力。在未来一个阶段,在 设计与制造等专业技术领域,寡头企业和二线企业将会产生一场大规模的专有技术的创新竞争。这场竞争会从新兴技术领域、边缘技术领域逐渐向核心技术领域接近。  

 

    今年7月份,安凯 取得了全乘载技术的专利证书。虽然从严格意义上说,这是一项引进技术,但是这个事件仍然向中国 业发出了一个强烈的信号:专有技术是创造产品性能区隔性竞争优势的最为有力的武器。未来岁月里,从中国的 生产基地开出来的,不再仅仅是由一堆钢铁、塑料、橡胶和电器元件装备起来的 ,更是由一堆知识产权装备起来的 。  

 

    这场技术创新竞争与其说是受到利益的驱动,不如说是受到利益和风险的双轮驱动。  

 

两大战略  

 

    利价比竞争的登场,并不等于性价比竞争的退场。溢价竞争的出现,也不代表价格竞争的消亡。相反,在利价比竞争的强大压力下,以性价比为导向的价格竞争会以更加激烈的方式表现出来。  

 

    在未来一个时期内,中国 企业将会出现两种竞争战略:一个是力图通过价值创新来实现溢价力优势,另一个是追求全面成本领先来实现价格优势。  

 

    追求溢价力优势的战略是要通过技术创新能力、商业营运能力、资源营运能力的优化整合和不断提升,使企业能够创造出让客户得到超越性满足、且超越竞争对手的顾客价值优势。这种优势将在产品、服务、品牌和顾客关系四个层面上充分释放,形成具有强大竞争优势的产品溢价力、服务溢价力、品牌溢价力和顾客关系溢价力。  

 

    这四种溢价力表现出来的商业魅力是:客运企业买到的不仅是一台性价比优异的 ,故障率、使用成本、二手车残值等产品价值利益也会得到有效的提升;同时在商业营运水平和赢利水平的提升上,也可以从 企业那里得到与众不同的关怀、帮助乃至战略性深度合作。  

 

    从企业构成的角度看,寡头企业和一部分二线企业将成为这种战略的奉行者。从市场构成的角度看,这些企业会将这种溢价力优势竞争战略运用在 的每一个细分市场。其中,在大型 市场、以及中型 和轻型 的高档市场,这种战略比较容易取得市场垄断。  

 

    追求全面成本领先的战略是要在保证 性价比能够满足客户的基本满意度的基本前提下,在企业的整个价值链条上追求全面成本领先,并且将这种领先转化为价格的竞争优势。这种战略表现出来的商业魅力就是产品价格的相对低廉。  

 

    从企业构成的角度看,少数二线企业和大部分中小型 企业将成为这种战略的奉行者。从市场构成的角度看,这种战略将主要活跃在各类 的中低端市场。  

 

感谢海啸  

 

    赛车运动有一条竞速金律:直道上黏住对手,弯道处超越对手。  

 

    2004年以来,中国 市场一直处于持续快速增长的态势;就如同笔直的赛道一样,无论是优秀企业还是问题企业都可以得到丰沛的市场成长空间。在这种态势下,超越对手是一项难以完成的使命。  

 

    金融海啸的降临改变了这一切。2009年,海外 市场将很可能出现五年以来的首次负增长。国内市场的增长速度也将严重放缓。 市场进入了弯道。  

 

    中国 企业无论是愿意还是不愿意,都将经历从性价比竞争向利价比竞争的市场时代变迁,也都会卷入一场超越与被超越的严酷竞争。在这场竞争里,有一些企业会超越对手,另一些企业会被对手超越;有一些企业会消失,而另一些企业则会寻找到正确的发展道路。由此回到文前引用的弗朗索斯•克吉亚瓦兹的言论,你就会理解这位美国经济学家实际并非对未来感到无力和悲观,因为他随后就表示:这一切过去之后,我们一定会说:“感谢上帝,这场海啸把我们抛回到了正确的道路上。”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