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 展览会为何主角越来越少
3月30日~4月1日,第十一届世界 博览亚洲展览会(以下简称上海 展)在上海汽车会展中心举办,但只有安凯 、恒通 、中大汽车、一汽丰田、一汽 、百路佳 、常隆 等八家企业参展,行业内排名前十的企业大部分缺席。与几年前相比,上海 展在 行业的影响力急剧下降。
$Next$
■ 曾经辉煌过
上海 展以吸引国外客户参观、搭建中国 走向世界的平台为特色,成为我国 行业三大展会之一。它从比利时的世界 博览会衍生出来,按专业展览会进行组织,颁发一系列BAAV大奖。从2000年起,上海 展在国内 企业中的影响逐渐提高,参展 企业逐渐增加,在2006年前后达到顶峰。在那段时间,国内 第一阵营的“一通三龙”是上海 展的常客。
一位 企业人士告诉记者,上海 展那几年的成功有其历史因素。2000年,上海 展刚创办时,国内 企业还没有出口,国内市场的竞争压力以及国家鼓励企业走出去的政策,刺激了 企业。但是, 企业对国外市场不了解,迫切需要一个了解国外信息的平台,上海 展就被视为这样一个平台。他说:“拓展国际市场,首先要深入研究国外市场,上海 展是我们了解国外市场需求、发现目标客户群的有效渠道。”
在上海 展顶峰时期,展会期间 企业的各种发布活动、展车数量、国外客户和媒体记者很多,展场内十分热闹。相关 显示,2006年国内大中型 出口突破1万辆,同比增长120%,身上印有“Made in China”标志的中国 ,在中东、北非、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畅行。在出口形势一片大好的情况下,2007年,宇通在上海 展的参展车型达到8款,参展面积达到1500平方米。苏州金龙参展车型达到7款,参展面积达到1200平方米。
■ 观众流失成最大败笔
从2008年起,上海 展逐渐陷入尴尬境地。当年,宇通和大金龙缺席。2009年和2010年,主流 企业参展的数量更少。今年,“一通三龙”全部缺席,其他企业参加的也很少。
国外客户对上海 展的兴趣不大,参与度不高,是上海 展的致命伤,而国外观众多曾是它的最大卖点。江西百路佳 有限公司董事长李维直言,上海 展“很让人失望”,来自中东、南美、澳洲等百路佳主要市场的客户不多,在展会上接触新客户的成功率也不高。
曾经参观上海 展的一位行业专家告诉记者,从观众和国外媒体的参加数量看,上海 展2010年明显减少,今年减少得更明显,不少国外观众是 企业邀请参加的,新客户很少。
■ 多种因素拖垮上海 展
业内人士告诉记者,上海 展衰落还有其他深层次原因。
企业对国外市场的渴求成就了上海 展,但他们在海外市场的成功也将上海 展逼入死胡同。例如大金龙多年来坚持开发国际市场,已经建立起稳定的国际营销队伍,经销商网络也从非洲、中东等地区扩展到南美、欧洲。该公司的拓展方式显然比通过上海 展接触客户的方式更有效。
上海 展作为产品展示平台的功能也在减弱。世界 联盟在其他国家也开办了一些 展会,其他组织开设的车展不在少数, 企业要开拓国际客户,可以有针对性地参加这些展会,并不需要在国内参加一个吸引力逐渐降低的国际 展。一个比较明显的变化就是,国内 企业参加比利时世界 博览会的热情在提高。
除展位费用比较高外,上海 展过于浓厚的功利色彩也受到行业人士批评。据一位内部人士介绍,每2年一次的比利时世界 博览会颁发的奖项只有三五个,上海 展在移植评奖程序后颁发的奖项达二三十个,其中还包括零部件企业的奖项。获奖多少与参展面积大体呈正比例关系的做法,逐渐失去了评奖本来的意义。他说:“比利时世界 博览会的主办方非常熟悉 行业,而且与很多运输企业有很多联系。上海 展的主办方上海万耀企龙展览有限公司作为专业展览公司,承办的展览很多,在 行业的积累比较少,专业化操作比较少,也是它的影响逐渐减弱的原因。”
■ 呼唤专业国际 展
我国 行业需要一个国际性的 展吗?答案是肯定的。目前,我国 产量已经超过全球产量的1/3,是世界 生产基地,宇通2010年产量超过4万辆,成为全球单一 基地产量最大的企业。一个开放的 行业需要一个更加开放的、成功的技术交流平台,只是这个平台应该如何操作,需要行业人士的摸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