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关键词:商用车 卡车   宇通 大金龙 黄海 安凯 中通 亚星 青年 

国内车展频频 企业并不盲从

时间:2011/4/22 13:42:08来源:机电商报网 赵 杰作者:机电商报网 赵 杰责编:0条评论

 

这个三月有点忙。

 

相隔十几天,中国(天津)国际 及零部件展览会(简称 天津 展)和世界 博览亚洲展览会(简称上海 展)相继举行。两个车展面向不同区域市场,前者以国内市场为主,后者更倾向于海外市场。参展归来,记者不仅对中国 企业的新产品、新技术特点以及未来发展策略有了进一步的了解,通过企业参展情况,也在一定程度上洞悉 生产企业对于拓展这两个市场方向上的一些变化。

 

倚重公交产品

 

天津 展至今举办两届,均联合公交公司在展会期间进行招标工作。2010年杭州、天津、济南、宁波4个城市的公交公司,招标1700辆公交车,采购金额7亿~8亿元。今年昆明公交公司也加入招标行列,使招标城市扩大到5个,招标2500辆。此次,5个城市的公交公司都大量采购混合动力 ,由于混合动力 单车价格高,直接促使招标总金额翻倍,达到15亿元。展会同期,召开中国城市公共交通协会会议暨“十二五”公交和车辆发展论坛,邀请全国城市公交企业代表参加,讨论公交车发展等问题。双管齐下,不仅为 生产企业提供直接的市场需求,同时搭建在大客户面前展示自我的平台。

 

从 行业政策环境分析,在“十二五”继续大力推行“公交优先”政策的拉动下,国内公交市场需求进一步增大。今年年初,很多省市增设公交线路,批量订购公交 。排放标准日趋严格,也促使很多二三线城市大批更换新车;国家大力倡导新能源产业发展,扩大 “十城千辆”工程推广范围,将进一步拉动对新能源 发展。基于以上几点,一直被 企业看好的公交 市场将继续升温。各车企在政策及市场引导下,更加重视公交 产品开发、优化,在新能源 研发方面也取得较大突破。在天津 展上亮相的69辆 中有接近30辆新能源公交车,其中安凯和海格还首次展出增程式电动 。

 

多渠道进军海外市场

 

再观今年上海 展,情况依旧不甚乐观。从2008年,宇通、大金龙两大 展的“常客”出现缺席到今年“三龙一通”全线撤离,展场上整车企业越来越少。据了解,在2001年上海 展首次引入,受到国内各整车企业的热烈追捧,视其为走向海外市场的一个通道。时隔几年,这个“通道”保持原貌,每年都有大批海外采购团抵沪,车展主办方在内容和形式调整创新。但为何参展的整车企业逐年递减,在采访过程中,一些厂家反映展位费用高、服务水平跟不上等问题,但记者认为这些并不是问题的关键,在具有诱惑力的商机面前,车企应该不会被费用绊住脚步。那么问题症结究竟在哪里?回顾中国 的发展轨迹中,记者找到了一些思路。

 

$Next$

 

2001年,也就是上海 展引入中国的第一年,我国 出口1091辆。当时我国已经形成以“一通三龙”为龙头,黄海、安凯、中通、亚星、青年为骨干的 阵营,而且年产 (不含微客)超过8万辆。此时的中国 生产企业在开拓海外市场方面还没有非常有效、直接的策略。而由世界 联盟主办的上海 展,无疑成为各 生产企业接触海外市场的一个契机,通过参加展会,面对面与海外采购团交流,展示新产品、介绍技术优势,这样的机会对于当时的 生产企业,是非常宝贵的。

 

但随着中国 产业飞速发展,国内 生产企业已经不再局限于在展会上被动等待偶然的“海外采购”机遇,而是采取主动出击。宇通挑选多名业务骨干在市场海外目标组建业务队伍,并将其进行板块细分——销售、财务、技术、售后分工明确,实时关注该市场需求,并努力保证售后服务,提高品牌形象;大金龙为推动海外市场进程,直接与当地代理商接触,通过考察当地市场及用车特点,为其量身定做,在2005年通过VCA(英国车辆认证局)认证,将产品卖到欧洲;苏州金龙服务国际赛事,500辆海格 扎根卡塔尔。各个整车企业对海外市场的积极开拓使中国 海外出口由个位数的“点单”发展为百位、千位数的“批量购入”。到2007年,中国出口 总量达4.25万辆。这些都是早期国内 生产企业拓展海外的成果,如今,我国主流 企业在海外已经建设较为完备的营销和服务网络,并在各大国际车展上频频亮相,让世界各地可以更加直接、方便了解中国 。

 

目前,我国 海外保有量迅猛增加,国内 生产企业与主要出口市场也形成了较为稳定、紧密的合作关系。在开拓新市场的同时,车企更加注重自身品质的提升以及服务保障的重要性,因此,将更多的精力和金钱投入到海外市场建设上。中国 生产企业在经历技术引进、自主创新等发展阶段后,不仅明确大举进军海外市场的发展目标,更重要的是,其意识到在让中国 “走出去”需要主动出击,赢得发展空间。这或许可以解释为什么一线整车企业会集体缺席“上海 展”。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