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关键词:商用车 卡车   校车 智能化校车 

校车智能化 看上去很美

时间:2012/2/14 8:40:50来源:商用汽车新闻 薛亚培作者:商用汽车新闻 薛亚培责编:0条评论

 

 毫无疑问,2012年将是中国校车市场真正启动的关键一年。在校车新国标即将实施的市场环境里,越来越多的生产企业参与到校车市场的竞争中来。为了体现科技优势,营造 领先效应,也有一些 企业把经过市场检验的智能系统匹配在校车产品上。然而,从我国现阶段国情出发,有部分业内人士对校车智能化持有保守判断。记者将深入探讨智能化校车的市场走向。

 

业界和大众对于专用校车的争议由来已久,且几度剑拔弩张,火药味十足。客观地说,任何事物都有正反两面,众口难调。而校车安全本就是见仁见智的问题,站在不同立场,从不同角度考虑,有人叫好,自然也有人拍砖。

 

关于校车智能化的讨论同样如此。记者采访后发现,对校车智能化持不同观点的主要体现为三方面。

 

不符合中国国情

 

毫无疑问,校车智能化必然带来购置成本的进一步提高。有业内人士认为,校车智能化对于提高校车安全性确有好处,但随之而来的就是上涨较多的成本,这对于我国经济发展不均衡的现状是一种制约。“中国很多地方,尤其是广大农村地区或是经济实力有限的省份,可能都买不起太高配置的校车,智能化是可望而不可及的东西。”某 企业市场部负责人告诉记者。

 

年初公布的《校车安全条例(草案)》(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条例》)第七条中有这样的说明:“国家建立健全校车安全标准体系,校车安全标准是强制执行的标准。国务院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会同国务院工业和信息化、公安、交通运输等部门,按照保障安全、经济适用的要求,及时制定和修订完善校车安全标准。校车生产企业应当建立健全产品质量保证体系,保证所生产(包括改装,下同)的校车符合校车安全标准;不符合标准的,不得出厂、销售。”

 

“这里面提到保障安全、经济适用的要求,就是说校车第一要考虑安全。在安全的前提下,企业生产出来的应该是经济适用的车型,这样才更符合国情。”某 企业副总经理李先生(化名)认为,分析校车问题,一定要考虑中国国情。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委员刘延东去年底曾在一次教育会议上表示,经过教育部门测算,按照全国中小学全部解决校车问题的原则,以义务教育阶段有1.5亿名在校生的规模计算,全国所有中小学生都配备使用校车,需要150万辆校车,加上维护费用,需要财政4600亿元的投入。

 

“财政部此前透露,2010年我国教育支出12550亿元,占全国财政支出的14%,成为公共财政的第一大支出。这个投入比例已经很大,4600亿元约为全年教育支出的1/3,这么大的投入,短时间内很难满足。”李先生分析道。

 

“虽然2010年我国GDP统计排在美国之后,居世界第二,但人均GDP则在百位以外,在医疗、教育以及环境等领域仍比较落后。”李先生进一步解释说:“综合来看,100多万辆的缺口很大。这种情况下,校车做到赶超英美,大幅度增加单车购置成本没有必要,也不符实际。”

 

业内人士王先生(化名)也同样不主张校车智能化:“以中国国情,我们目前的经济承受能力和市场接受程度都不适用于太高配置的校车。”他举例说,国Ⅳ排放法规的一再推迟,就是不符合国情的表现。“中国的油品、产能和柴油机制造水平等都还达不到标准,各地道路上国Ⅱ甚至国Ⅰ标准的车还在到处跑,到2013年7月1日能否实现真不好说。”王先生表示。

 

$page$

 

王先生同时认为,校车虽然不能因成本问题而牺牲安全,却也不能只为追求高标准而不顾实际。他表示,尽管各级财政和社会力量可以给予支持,但专用校车高昂的采购成本和运营费用,绝非一些经济落后地区所能承受的,更遑论成本更高的智能化校车。同时,一些经济发达地区的政府部门为了形象和担心被问责而过量采购专用校车,也会造成资源浪费。

 

“目前中国的校车就应该围绕‘保障安全,经济适用’这一主题,《条例》无论怎么修改,这条肯定不会变。”李先生这样说。

 

校车关键在管理

 

还有一种观点认为,校车一味追求高端配置就有些本末倒置。“把校车安全的希望寄托在校车本身,就存在很大的误区。保证校车安全的关键在于管理,在于各方主体的协调配合。”业内人士程先生(化名)如是说:“国外校车安全除了车的因素,人和管理也不可忽视。”他举例说,一是最讨厌特权的美国人心甘情愿地承认并遵守校车特权;二是不仅在美国、法国、日本,即便经济不发达的古巴、墨西哥等发展中国家,也都建立起比较完善的校车管理制度体系。

 

“不仅仅是校车事故,国内 交通事故频发,与管理本身和人的素质密不可分。校车安全和校车管理的加强,以及大众素质的提高所带来的效益,大于校车的费用成本。车造得再安全,管理不到位,遵守交通法规的意识不到位,校车悲剧一样不可避免。”有业内专家如是说。

 

“将首要的学生方便出行问题先解决掉,然后在管理上强调校车安全,这样更好。而不是一味强调校车成本增加就更安全,关键还是管理水平、司机安全意识等方面有所提升。”上述 企业负责人告诉记者。

 

另一 企业负责人则表示,校车安全并非校车需要多高配置,应该从校车高配置的思维中跳出来,或许校车安全就在眼前,校车管理会更规范。该负责人认为,《条例》更应该在校车安全驾驶方面作更严格的规定,比如校车应该有醒目的标志、严禁超载、严格校车司机标准、其他车辆应主动避让等。《条例》还应明确校车安全的问责主体,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学校、公安机关等,谁是校车安全的第一责任人必须明确。有了问责主体,校车安全就有了基本保障。“而政策执行到位,则是最重要的一点。”该负责人补充道。

 

实质意义不大

 

“这可能是个别企业炒作的概念,毕竟校车是目前 市场的热点,市场容量很大,大家找概念做宣传情有可原,而且也是企业的宣传需要。但在目前大环境还不很成熟的前提下,没有实质意义。”有业内专家直言不讳地说。

 

该业内专家进一步解释道,对于校车问题,真正有意义的是国家政策层面的支持导向。校车必须先立法,对车辆技术、校车运营、管理职责的划分等关键方面作出规定,然后解决资金来源,资金渠道解决不了,研究其他问题都没意义。

 

校车现在什么都没有,光集中讨论产品怎么样没有用。”一位业内分析人士告诉记者。他认为,企业提出校车智能化的目的是为了宣传和提升销量等,但在政策未定的前提下,这些目的很可能落空。“花了很大功夫炒作,结果很可能只是‘自己唱戏,根本没人看’。”该人士进一步分析道。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