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诺威车展看国际 新变化 中国车企应多开展国际营销
在本月初闭幕的第65届汉诺威国际商用车展上,展出了不少知名品牌 。领略先进 技术盛宴,近距离观察欧洲 市场,把脉我国 企业的发展方向,这都是一次绝佳的机会。
从汉诺威车展归来之后,重庆交通大学教授王健向本报表达了几点他观展后的感受。
“ 在欧洲商用车中的重要性正在下降”
连续参观几届汉诺威车展后,对于本届展会中欧洲参展 的表现,王健最深刻的印象是, 在欧洲商用车中的重要性正在明显下降。他从几个方面印证了这一观点。“从切身感受来看,最直观的表现就是今年 参展厂商及规模较往届明显缩小。”王健说,在上一届汉诺威车展共计18个展馆中,公共交通工具占6个展馆,而今年参展 并未达到相应参展规模,各企业展出的车型也没有增多。
其次,在西欧商用车巨头中, 在展出样车中所占份额在逐渐变小。一直以来,西欧 厂家给人的印象都是很“牛”很大,但透过王健观察,如今包括赛特拉、沃尔沃、梅赛德斯-奔驰、尼奥普兰、伊利萨尔、斯堪尼亚这些欧洲商用车巨头所展出的 比例在缩小。在展出的 中,车型等方面的变化也非常少。
王健还表示,从产业背景上来看,在最近的欧洲 市场销量统计中,上述欧洲 厂家都没有公布产量,产量较小可能是不愿公布的重要原因。对照产销 ,也是今年欧洲 参展规模萎缩的一个有力印证。
“东欧 企业占比越来越高”
西欧是工业革命的发源地,英国、法国、荷兰等发达国家都位于这一地区,历史悠久、经济发达,使其行业代表性尤为突出,强大的 生产企业也一直集中在这里。但在本届汉诺威车展上王健发现,东欧 企业的参展占比正越来越高。
过去,由于东欧西欧经济发展不平衡,受困于发展能力限制,东欧的 生产企业并不多,生产实力也十分有限,波兰索拉丽丝(Solaris) 是东欧主要的 生产企业。在本届汉诺威车展上,王健注意到土耳其的 企业正在增加,Karsan、特马萨等土耳其 企业参展的车型很多。这也表明,欧洲 产业正在从西欧向东方转移。在汉诺威参观期间,王健在德国街头也发现,街道上行驶的很多 是波兰索拉丽丝生产的,东欧 正在逐渐渗透西欧 市场。
“中国 企业应多开展国际营销”
参加本届汉诺威车展的中国商用车整车企业有3家,这其中只有大金龙是惟一的 企业。王健认为,在这一国际平台上,从某种程度来说大金龙的惟一性也使其成为中国 行业的代表。从大金龙此次的参展规模和参展车型来看,所展出的3款车型也都具有代表性。据悉,大金龙目前在欧洲市场的保有量已达到2000多辆,并保持每年至少400辆的销量,目前出口到西欧国家的 销售额已经占到企业海外销售总额的15%左右。能够进入欧洲市场也体现了“中国制造”的实力。
但王健表示,中国作为世界上 产销量最多的国家,在这一国际性车展上却鲜有中国 企业的身影,参展企业之少与世界产销大国的身份很不匹配。而且就目前国际市场情况来看,我国 企业在欧洲市场所占份额还很小,“参加国际性展会,正是我国 企业开辟国际市场、进行国际营销的好机会。”王健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