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公交:日出行量47万人次 分担率26.46%
“截至2012年,成都公交日出行量由2006年的202万人次迅速提高至目前的447万人次,出行分担率也由14.7%提高至26.46%”,这组 是成都公交集团的工作报告,也是成都市委市政府向市民交出的一份答卷。
这一年的6月,中国质量协会将中国质量奖的最高荣誉——“中国用户满意鼎”授予了成都公交,这对长期秉持“公共服务提供者”核心价值理念的成都公交人来说,是一种莫大的肯定。
与众多老字号国企一样,成都公交让世人看见了一个“不一样”的民生“新”国企。
“为什么要搞国有公交企业改革呢?因为传统公交国企难以摆脱劣成本高、效率低下的问题。但体制改革也绝非是一改而就,我们要避免走两个极端。一是改革后出现公共服务跟不上、市场失灵;二是不改革增加财政负担。”成都公交集团董事长陈蛇向记者描述了他的思考,“像成都公交这种提供准公共产品的国有企业,可以推广应用新公共管理理论,在公共服务领域里让国资高效地发挥作用”。
惠民让利:
开拓公共服务“市场”
2012年10月,成都市公共交通集团公司为配合小汽车尾号限行的交通管控措施,推出了44条免费公交线路,免费日期截止到2013年6月30日。
据成都公交集团 显示:免费首日,免费线路共投入381辆公交车,环比增加61.44%;投入2754班,环比增加50%;运送乘客20.52万人次,环比增加128.63%,日净增加近12万人次。
据了解,“免费公交”推行期间,惠民总金额预计将达到9276万元。
有人质疑,“不刷卡、不投币”、免费提供产品,这是与企业追求盈利的本性相悖的。
成都公交集团总经理王昌干告诉记者,“公交免费不是‘拍脑袋’的决定,我们在前期已经有了一系列的改革探路举措和调研,这是我们的底气。”
“免费公交线路是为配合市区二、三环内小汽车尾号限行,因此每条线路都必须符合‘70%以上里程在二、三环限行区域内’这一条件;44条免费线路的公交车,不到全市营运公交车总量的5%,而尾号限行,能使全市公交车运营效率提高10%。”成都公交集团副总经理曾彦表示。
正因为有了这一层对冲,免费公交在吸引市民出行的同时,其实也节约了集团的运营成本。
“在国资现有框架下,既能保证国有资产的不浪费、又能完全契合老百姓的民生需求,这是我们的任务。”王昌干说。
2007年5月,《成都市人民政府关于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的实施意见》的颁布,将完善公交规划、加快公交场站建设、构建公交线网系统、建设公交智能系统等9项工作列为优先发展城市公交的主要任务,并从财政资金投入、税费、供地等7个方面制定了全方位优先发展公共交通的政策支持。
2007年6月,成都公交IC卡票制即开始首次调整。原公交普通卡和优惠卡不再有区别,每张卡都可以既充月卡又充电子钱包;同时,电子钱包的充值额度调高到了1000元,学生优惠月卡调整为2折,成人优惠卡则下调至10元20次起充小面值月卡。
2008年,为配合市区公交线网优化,成都公交从5月1日起对乘坐市区公交车辆的IC卡次数消费者实施两小时内可任意次数免费换乘的优惠。
2010年,成都公交集团将最低限额调整为1元起充。同时针对“两小时内免费换乘”的优惠政策出现替人刷卡套钱的“卡串串”,结合97.9%的乘客三次换乘之内就到达目的地的电脑生成 ,将“两小时内免费换乘”限定在3次,有效遏制了这一乱象。
此外,为了解决市民公交出行“最后一公里”的交通无缝接驳问题,成都公交在高新南区建立起72个公共自行车租借站点、设有1500个车位,公交IC卡刷卡取车,1小时内免费,截至目前公共自行车的月使用量已经达到3万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