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关键词:  卡车 商用车 公共交通 石家庄 

绿色出行障碍多 慢车道、公共交通亟需完善

时间:2013/10/30 11:48:27来源:燕赵都市报作者:责编:0条评论

 

近日一组比较中西方生活方式差异的图片在网上热传,其中一组关于交通的照片令人深思:上世纪70年代,国外小汽车是主要的交通方式,而当时的中国则是自行车的“天下”;到了2006年,自行车成了西方国家注重的出行方式,在中国则是四个轮突突冒着尾气的小汽车横行。在全球都在关注大气环保的今天,为何国人却越来越依赖汽车代步?这样一个简单的对比,是否能引起我们更深的思索?

 

是什么阻碍了绿色出行的脚步?

 

谈起绿色出行方式,大多数人的选择会以公交、自行车、步行为主。在西方国家的市民短途交通放弃小汽车,转而依靠更加环保的自行车出行时,国人却在从自行车队伍蜂拥冲向汽车驾驶的行列。到底是什么原因阻碍了人们绿色出行的脚步?

 

慢车道越修越窄交通资源未公平分享

 

“市区道路不断拓宽,但留给自行车和行人的空间却越来越小,大家都知道绿色出行健康又环保,但现实情况却是,绿色出行有可能威胁生命安全。”去年刚刚买车的刘丽告诉记者,她其实一直不想买车,但去年骑自行车遇到的一场小事故让她改变了主意。“如果你仔细留意,留给双脚的路确实越来越窄了。就拿建设大街来说吧,和宽阔的机动车道比起来,自行车道只有一个车道的宽度,3辆自行车并行都要小心翼翼,偶尔还得警惕突然插进来的机动车。”在刘丽的指引下,记者发现,在槐北路、槐中路这些小街道有些路段,甚至都没有自行车道,自行车、电动车与机动车混行成为常态。而其他部分街道虽然划分有自行车道,但上面还画着长长一排停车位,留给自行车的宽度甚至不足一米。“和以往相比,现在在马路上骑行已经找不到那份‘惬意’了,反而增加了许多‘紧张’。所以,还是开车比较舒服些。”刘丽说。

 

公交、出租等公共交通不完善

 

在市民吐槽自行车、步行屡屡受挫时,不少市民反映,上下班高峰期打车难、公交太挤等因素无形中也影响着市民选择公共交通出行的绿色环保方式。

 

在青园街谈北路交叉口附近上班的周先生告诉记者,由于周围公交车少,他出门谈业务都是打车,但近两年明显发现,在这条路上打车越来越难。“有一次下午2点多,在青园街足足等了20分钟,都没看见一辆空驶的出租车。”

 

而对于经常乘公交出行的市民来说,上下班高峰无疑是一场“噩梦”:“像1路、10路这些热门公交线路,一到上下班高峰就人满为患,特别是到下雨天,连挤都挤不上去。”王女士说,所以平时她选择开车上下班,不过,她也表示,如果公交出行的便捷性、舒适度提高一些,她还是愿意坐公交车,“毕竟坐公交比开车省心多了,还省钱。”

 

对策:

 

绿色出行亟需还路权于自行车与行人

 

目前机动车污染已经成为石家庄城市中增长最快的空气污染源,并成为石家庄市大气环境污染主要因素之一,且有逐渐加重的趋势。根据环境监测资料分析,石家庄城市的空气污染已由“煤烟型污染”转向“煤烟和机动车尾气混合型污染”。环保人士纷纷提议,缓解大气污染难题,应加大绿色出行的宣传力度,提高市民爱护环境保卫环境的意识。“如果每天都有人能够放弃开车,不仅污染源会减少,而且由于汽车数量减少带来的拥堵减少,车速肯定能够提高,这对每辆车改善排放也有很大影响。”一位从事多年尾气监测工作的业内人士表示。

 

而实验结果表明,城市道路上如一辆车频繁起步停车,以平均速度每小时20公里行驶,与在正常路口短暂起步停车、时速40公里时相比,其一氧化碳和碳氢的排放总量要高出1倍,而如果行驶速度低于每小时10公里,不仅污染物排放增加一倍以上,而且油耗也要增加60%到70%。“当然,提倡绿色出行的前提需要有完善的基础设施建设,还路权于自行车与行人。只有市民绿色出行途中感受到方便、舒适,才能让越来越多人放弃机动车驾驶,加入到绿色出行的队伍中。”谈到这里,该人士提到近日北京刚刚发出的地方标准《城市道路空间规划设计规范(意见稿)》,认为石家庄也有必要效仿该规范。

 

据了解,北京新的《城市道路空间规划设计规范》将强化行人、自行车、公共交通的路权,提高无障碍标准,改善交通弱势群体的出行条件。其中行人和自行车的路权,将定义为最高级优先。规范中明确要求,今后新建城市道路两侧的人行道和非机动车道内,不得设置机动车停车泊位。而为了改善步行、自行车出行环境,规范还提出鼓励绿色低碳出行,北京市将在CBD、金融街等重点地区、重点大街和历史文化保护区,规划建设步行、自行车示范区。制定自行车停车设施规划管理办法,近期重点在主要公交车站、轨道站点及客流集中地区,设置一批自行车停车设施。“近些年,我国城市自行车出行比例一降再降,北京市已由2000年的38.5%下降至2012年的不足15%,这也是众多城市的缩影。石家庄的拥堵现状虽不及北京,但在大气污染日趋严重的背景下,未雨绸缪,提前加快自行车、步行、公共交通出行的基础设施建设,或许取得的效果将更直观,也将为今后城市的发展打下优质基础。”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