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关键词:

上海加强公交车隐蔽角落安检

时间:2008/7/23 9:52:40来源: 作者: 责编:0条评论

 

  近日在昆明发生的公交车爆炸事件,同时为本市公交行业敲响了警钟。上海市交通主管部门相关人士昨天强调说:“在对车辆进行检查时,除了检查乘客是否在座位上遗忘物品外,今后也要特别注意检查座位下面、车厢角落等隐蔽之处,是否有可疑物品的存在。”该人士还表示,要求各公交企业进一步加强公交车辆“一圈一检”等日常检查制度,并将进一步强调“车辆进停车场签字制度”,杜绝可疑车辆和人员进入停车场。

公交企业:

将加强对车辆的检查

  “我们将进一步加强对公交车辆的检查,特别是对座位下面等车厢内隐蔽之处,仔细检查是否有可疑物品。”浦东巴士相关人士表示,昨天公司召开例会时,特别针对在昆明发生的公交车爆炸事件,对公司规定的各项安全防范措施进一步强调。

  据介绍,根据公司规定,对每一辆进入停车场的公交车,相关工作人员都必须进行详细检查,而对每辆车都执行的“一圈一检”制度更是检查重点。同时,在车辆营运过程中,司售人员也需特别注意乘客是否携带可疑物品,并注意乘客的举止行为。此外,对于个别停在外面“过夜”的公交车,公司也加强了专人检查制度。

  据悉,为确保安全且责任到位,浦东巴士还与停车场的警卫消防人员、仓库管理人员等都签订了安全责任承诺书。

发动机舱:

超110℃会自动报警


  据了解,本市将采取多项措施,确保申城公共交通安全。根据新修订的《城市 通用技术要求》,有关部门已经开始研究在移动的公交车厢内安装实时监控设施。
  此外,市交通局还将出台一系列公交安全防范措施,改进本市公交车上现有的公交安全设施。其中,包括公交车内应急锤增、设蜂鸣报警装置、改进乘客门应急控制器、清晰标志紧急逃生指南等方面。同时,还将配置公交车发动机舱自动灭火装置,即当发动机舱温度超过110℃时,会自动报警,自动喷淋装置在遇到明火或当温度达到170℃时将自动启动,同时在驾驶操作台上设有灭火按钮,紧急时驾驶员可启动进行灭火。

  近日,市公安局公交分局相关人士在为公交企业进行反恐辅导报告时表示,企业应加强司售人员的防灾技能辅导,正确识别乘客携带可疑物品,特别要警惕液体和粉末炸弹。乘客携带物品时,要主动上前关心、询问,并注意乘客的举止行为。报告还认为,作为公交企业,特别要关注停车场、加油站、危险品仓库、公交站点、公交车厢,要依靠人力去关心、去关注,并配备消防设备和逃生锤等工具,巡查好每一个角落。

  此外,在线路上要开展“一圈一检”活动,每圈要有安全检查签字制,以及车辆进停车场签字制度,杜绝可疑车辆和人员进入停车场。

地铁公交车禁止携带危险品

  早在今年5月28日,上海市公安局就对严禁携带易燃易爆危险品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发布通告,严禁携带易燃易爆危险品乘坐公交车、单位班车、商场免费巴士、长途客运车、旅游专线车、地铁、轻轨、磁悬浮列车、轮渡等公共交通工具。

  携带易燃易爆危险品乘坐公共交通工具的,公安机关将处以行政拘留。对拒不接受安全检查,阻碍执行公务,扰乱公共秩序的行为,公安机关将依照《治安管理处罚法》严肃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7月17日,在市交通局组织召开的公交车安全防范设施意见征询会上,市交通局表示,公交车安全防范设施技术在听取社会各界意见后,将作进一步完善,最终将纳入今年即将修改的本市《城市 通用技术要求》,在以后的新车中进行推广。同时,对于目前在用的公交车,相关部门将进行针对性的技术改进。 

观点

专家:公众应确认“逃生线路”

  昨日,复旦公共安全中心主任滕伍晓表示,在任何一个公共场合,公众自然而然的反应是“确认自己的‘逃生路线’”。

  滕伍晓认为,目前公众对风险的识别和危机的认识相对较弱,虽然政府部门建立了预案,但应对的是谁?怎么应对?每个角色的人在应急时采取何种动作?因此,预案的针对性不强,直接引发可操作性较差,而这是眼下不得不面临的严重问题。

对于公交系统司乘人员应提高意识

  复旦公共安全中心主任滕伍晓的观点是,公共安全的范畴广义上包括各种自然灾害、社会安全、灾害事故、公共卫生事件四类。

  但就昆明昨日发生的公交车爆炸事故,从防范体系而言,作为城市交通工具的公交车的防范能力相对较弱。

  “公交车不像飞机、铁路以及长途公路运输那样,具有严格的安检系统。”滕伍晓说,加之公交系统的流动性强、客流量大,安全系数相对较低,因此应提前预警或者提前防范。

  而从政府管理的角度来说,公共安全作为政府公共产品的一项内容,政府应该制定相关措施,确保公众的安全。

  “政府的任务和角色,要了解安全隐患从何而来,究竟是个人行为还是蓄意破坏,掌握其动机。”滕伍晓说,应加强检查,公交系统的司乘人员应提高意识,对可疑人员和不明物体加以留意,用心防范。

  在应对可疑物品上,公交系统还应规定几种“防范动作”,如司乘人员提前报警、将乘客疏散到安全地带、不可触碰不明物体等等。

对于公众个人要养成防范习惯

  在公众如何反恐,怎么应急方面,滕伍晓认为,从市民的角度而言,应对爆炸物、化学品和枪支是件相对困难、并欠缺安全的事情。

  “除了采取避让危险物品、马上报警等措施的同时,个人养成防范习惯和意识才能在重大突发性事件中减少伤亡。”滕伍晓说,在任何一个公共场所,公众应下意识地确认安全逃生的路线,如消防通道、公交车的安全窗口,然后对逃跑线路有个清楚的认识,并慢慢养成习惯,这是减少伤亡的一个好办法。

  但让滕伍晓感到担心的是,公众对风险的识别和危机的认识相对较弱,而另一方面则是相关应急预案并不具有很强的针对性。

  滕伍晓认为:“虽然各级政府部门建立了相关预案,但预案的对象和风险的识别,较多没有系统化、细节化,因此导致可操作性比较差。”

  在滕伍晓看来,相关部门要引导公众防范应急意识和能力的增强。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