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关键词:

汕头客运:顶级 “猛狮”取代“木壳车”

时间:2008/10/16 17:11:33来源: 作者: 责编:0条评论

 

    从前苏联时期的“吉斯五一”、美国的“道奇”等 ,再到国产“老解放” ,演变发展到今天世界顶级的高速大巴,改革开放30年来,汕头市汽车客运事业变化翻天覆地。与此同时,四通八达的高速公路网络,让汕头市民出行变得尤为便捷。“晴天吸灰尘,雨天湿漉漉”的“畏途”已成历史,汕头市民如今乘坐高级商务车,享受到的是舒适便捷的星级车厢之旅。 

 

    30年来,对汕头市汽车客运事业变化感触最深的,莫过于几十年来一直奋斗在客运事业一线上的司机老师傅们。近日,记者特地采访了汕头市汽车客运总站车队的李歪弟、詹静波、蔡敏等人,在与老师傅们开怀畅谈中,记者了解到汕头市汽车客运事业30年来发生的巨大变化。“猛狮” 取代“木壳车” 

 

    改革开放以来,汽车客运事业最大的变化当属 的不断发展演变。汽车总站车队技术员蔡敏对此深有体会,他告诉记者,上世纪70年代初期,汕头市客运汽车普遍使用前苏联生产的“吉斯五一”型 ,这种车型只有28个座位,发动机为4缸75匹马力,有4个前进档,车厢全部是木制的,因此被称为“木壳车”。“木壳车”功率小,爬坡无力,很难适应客运市场发展需要。因此在70年代后期,国产汽车第一品牌“解放” 投产后,其95匹马力的动力很快就取代了“木壳车”,成为客运市场新营运车辆。

 

    上世纪90年代以前,国内 基本都是汽油车型。随着营运要求不断提高,汽油车的弊端逐渐显露出来。詹静波师傅告诉记者,汽油车最大的问题就是每逢爬坡路段会产生汽阻,汽车因此常常罢工。当时广汕公路上的 在经过博罗、增城等山岭路段时,经常会遭遇这种情况。此时,具有“驾修合一”综合技艺的司机们就要下车,寻找湿润的田泥为汽车油泵降温,但此时司机们的右手臂往往都会被高温发烫的排气管灼伤,留下明显烙印。“以后人们经常凭着这个烙印,一眼就确定司机们的职业!”

 

    上世纪90年代过后,国营运输企业主动适应市场,积极参与市场竞争。车辆档次从普通型发展到现在的高三级甚至高三级商务座。车价由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一辆几万元,发展到一辆几十万元乃至几百万元。比如,汽车总站就有一辆进口的德国“猛狮”豪华大巴,税后车价达300多万人民币,车上各种设备应有尽有。

 

折腾“畏途”变舒适旅途 

 

    上一趟省城广州,对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市民来说,实在不易。多年来一直跑广汕客运线的的司机李歪弟师傅对此深有体会。他回忆说,当时往返广州可不像现在这么方便,上一趟广州至少都要一天时间。由于路途遥远,车站还在海丰鲘门设立中转站,由两名司机分成两个班在此交班,轮流开车往返于广州至汕头之间。1982年夏天,由于惠州平潭发生洪涝,广汕公路被洪水淹没,李歪弟师傅和车上40名乘客被困在车上,足足等了一夜,直到第二天才上路开赴广州。“当时当地农民煮粥卖给旅客,但每碗要价5毛钱,5毛钱在当时来说,数目是很大的!”这段折腾艰辛的行车经历,成为老李驾车生涯挥之不去的记忆。 

 

    提起行车人的无奈艰辛,詹静波师傅也满怀感慨。他说,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公路都是沙砾路,加上车辆破陋,一路开车经常是颠颠簸簸,这时候旅客也和车辆一样,感觉浑身好像要散架似的。詹师傅说,那时经常是一辆汽车在前边走,后边车辆就会被这辆车扬起的灰尘吞没。而碰到雨天,司机和乘客则经常被车外的雨水泼湿。因此,当时客运行业就流行一句话:晴天吸灰尘,雨天湿漉漉。可见,当时无论开车还是乘车,旅途充满折腾艰辛。 

 

    斗转星移,车轮滚滚。司机们回忆说,进入上世纪90年代后,无论是 车型还是交通环境都发生巨大变化。海湾大桥的建成,终结了 排队等过渡的历史,天堑变成了通途。“单此一个变化,车辆就至少节约一个钟头旅程,但这也仅仅是我市交通设施建设一个变化而已。”詹静波师傅说,随着交通设施的发展完善,营运 也不断向前发展, 配备空调、电视、洗手间等人性化服务设施设备,还有巴姐、巴哥等服务人员为旅客提供贴心舒适的星级车厢服务。一些先进的 则装配了先进的自动巡航设备,适度分担了司机的部分操作工作。

 

    从昔日上省城至少要一天发展到现在一天可往返几次,充满颠簸折腾的“畏途”变成了今天便捷舒适的旅途,改革开放30年,汕头汽车客运事业变化可谓翻天覆地。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