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关键词:  卡车 商用车 公路客运 春运 长春 

长春:公路客运资源优化配置实现“多赢”

时间:2013/3/1 11:14:42来源:中国经济网作者:李己平 王田田 阚世儒责编:0条评论

 

173.5个班次发车站点的调整,带来的是年节油484.5万元的经济效益,达到的是每年向大气减排1500吨二氧化碳、409吨碳的环境效益,惠及的是276.3万人次的出行旅客,减少的是约合25.4万轿车的城市交通投放量——一笔账算下来,2011年至2012年长春市公路客运总站实施的班线调整,取得了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双丰收的“完胜”效果,而其在“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上的意义则更为深远。

 

大“搬家”重构“南大线”

 

长春市公路客运总站下辖三个一级站——长春市公路客运中心站、凯旋公路客运站和高速公路客运站,这三个一级站承担着长春市日均1799个班次、3.6万客流的输送任务,营运班线共298条,覆盖12个省(区、直辖市)、74个市(县),是吉林省道路客运的重要枢纽和运输节点。但由于三个站的选址都早在十几年前,随着长春市经济社会发展布局的转变,已渐渐不适应旅客乘车需求。最突出的表现在于有百余条南行班线的 从位于长春市区北部的中心站发车,途经位于市区南部的高速站,出长春市高速公路南出口,在市区内运行需历时50分钟,才上高速发往吉林省南部各地。

 

“2011年‘十一’黄金周,客流激增,在对几个站进行深入调研后,我们坚定了班线调整的决心!”2011年7月调任长春公路客运总站站长的冯延辉是1987年就踏上工作岗位的“老运管”,工科硕士毕业的他在调研中发现了这样一些问题——资源配置不尽合理,中心站超负荷运转,高速站乘客寥寥无几;南行 在市内运行时间长,造成很大的城市交通压力和大气污染;南行班线多与火车线路交叉,很难起到分流作用,且客流量不断降低;南行旅客以商务出行、学生、务工人员较多,相对高端,经营商贩较少,不需要依附于北部城区的商贸集散地,因而在处于城区北部的中心站发车、到站意义不大……

 

问题很明确,答案也很清晰——班线调整势在必行。

 

但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顾虑不容小觑,由于客运班线多年来较为固定,很多客运经营者“故土难离”,并不支持“搬家”。

 

怎么办?

 

早在“十二五”开局,吉林省交通运输厅便提出了科学发展的指导思想,“积极构筑安全、畅通、便捷、绿色的交通运输体系”更是作为指导思想写入“十二五”吉林交通运输发展规划。吉林省运管局高度重视打造绿色运输和行业节能减排工作,始终致力于优化运输组织结构,积极打造前瞻性、标志性、功能性、便捷性有机统一的综合运输体系。“是省交通运输厅倡导科学发展、节能减排的理念给我们吃了‘定心丸’!”冯延辉向记者介绍了班线调整前后的一些故事。在仔细衡量班线调整的经济、社会效益后,此次班线调整确定了两个原则:一是按客流流向将“南大线”,也就是从长春发往辽源、通化、白山等市(州)的百余条重点班线,调整至距离长春市高速南出口仅5分钟车程的高速站发车;二是避开分流作用,涉及调整的客运班线均为不与火车并行的客运班线。但由于经营者的不配合,这个在理论上非常科学的调整方案推进阻力却非常大,在省运管局、长春市交通运输局、长春市地方道路运输管理局的支持下,经过反复磋商,辽源龙源公路客运集团“长春—辽源”班线成了“第一个吃螃蟹的人”,经过10天的“试一试”,3%左右客流的稳步增长让有异议的车主心服口服,甚至原本不支持调整的部分班线承包车主也主动找到总站要求“搬家”。

 

随后,在2011年12月15日、21日,2012年1月4日, 173.5个班次分批次调整到高速客运站发车,“南大线”成功“搬家”,并在随后的2012年春运中迎来“开门红”。

 

综合配套支撑班线调整重构

 

班线调整不仅关系着客运站与经营者,更涉及到长春市及周边城市几十万公众的切身利益,那么,班线调整后运行的一年间,长春市公路客运总站从哪些方面进行了配套推进?

 

加强宣传。总站拓宽了宣传渠道,在电视、报纸、广播等媒体上,配合站内告示栏、LED屏等设施,发布班线调整信息,方便旅客购票乘车;同时,实行涉站互动,与辽源、白山等地客运站联系,在各相关站点同样公布班线调整方案。

 

周到服务旅客换乘。总站联系了长春市地方道路运输局汽电办等行管部门和公交企业,在高速站增设站点或延伸线路,现在66路、252路、240路、270路等十多条公交线路都在高速站设有站点。同时,为降低旅客换乘频率,三站之间均有公交线路联通。

 

推动各种交通方式衔接。2012年6月,在龙嘉机场增设售票终端,可以直接购票;在高速公路客运站与机场间增发班次,方便旅客等车。高速站、中心站与火车站、轻轨站比邻相望,换乘更为便捷。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