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春:公路客运资源优化配置实现“多赢”
方便特殊群体购票乘车。在净月大学城增设购票点,并在春运期间组织了“班车进校园”活动,方便学生购票乘车。为方便农民工返乡,“班车进企业”等活动在也逐步推进之中。
配套设施为出行公众提供了更多的便利,也无形中让此次班线调整的影响降到了最低。
班线重构实现“多边”效益
总结班线调整的经济和社会效益,资源优化配置与节能减排是最大的亮点,而随之衍生出来的安全、缓解城市交通压力和经济拉动作用也力证着这一举措的“多赢”。
其一,安全系数提高了。班线调整解决了中心站超负荷运行,站务人员工作强度大,管理水平相对受到影响的问题;解决了驾驶员疲劳驾驶问题,调整前,南行 需要有两个小时“等候时间”及市内行驶时间,司机有时候上午出车,中午只能在车上吃些面包、方便面,下午又要出车,现在司乘人员可以从容休息,不再倦怠,服务质量更好;减少了市内运行,降低了交通肇事率和事故发生率。
其二,节能减排效果明显。经过总站和吉林大学交通学院相关专家的联合测算,班线调整后,缩短了客运班车50分钟、30公里的车程,每天降低 油耗1561.5升,全年可少消耗油56.99万升,节约油耗资金近500万元,客运企业直接受益。在减排方面,调整到高速站的客运班车每天向大气中减排4.11吨二氧化碳、1.12吨碳,全年累计减排1500吨二氧化碳、4.9吨碳。
其三,大大缓解了城市交通压力。以一台宇通 (45定员)和捷达轿车进行对比,宇通 长12米长、宽2.5米,占路面积30平方米,每天173.5个班次行驶在城市街路上,占城市街路面积共计5205平方米,班线调整后相当于每天向胜利大街、亚泰大街、卫星广场沿线减少696辆捷达轿车的投放量,全年减少25.4万轿车的投放量,极大地环节了长春市的交通压力。
其四,带动了南部城区发展。近年来,随着长春城市布局调整,各类大型商业网点、商务中心、住宅小区、院校逐渐南移,带来了南部新城区的巨大变化,也孕育着巨大的潜在客源,班线调整正适应了这一变化的需求,同时也提升了南部城区客流的运转和经济发展活跃度,对拉动南部城区经济社会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
其五,企业效益提高了。统计数字显示:2011年,待调整的173.5个班次的售票收入为0.89亿元;班线调整后,这173.5个班次2012年售票收入为1.2亿元,上涨0.31亿元,同比增长34%。
服务民生 “满意”群众
“一年间,我们基本实现了经营者、旅客、管理部门和站务人员各方的满意!”冯延辉这样评价班线调整后各方态度的变化。
经营者满意。 不用在市内运行,省下了50分钟的车程,经营成本降低了,由于班线顺畅带动客流量增加,车主的收入明显提高,经营环境自然变得更好了。
旅客满意。班线在三个站分布更合理,客流不再集中在一个站,候车环境好了,购票更方便了,出行时间缩短了,乘客更愿意采取这种方式出行。2013年春运期间,去往通化的王同学就明确表示:“坐 更方便、更舒服,不用提前购票,随到随走,对我们放假的学生最适合!”
行管部门满意。由于站内发车管理更细致、更严格,运输行管部门在客流高峰段监管压力变小了。就连城建、交警部门也都体会到了新变化,班线调整前每到春运,宽城交警大队就要组织专人沿黄河路—胜利大街—南广场一线维持 通行秩序,2012年春运期间,“护送”任务由于班线调整自然消失了。
站务人员满意。从前中心站、凯旋站客流量大、效益好,但春运等客流高峰期也让站务人员疲惫不堪,而班线少、客流量小的高速站效益差、人员闲置,成了“二等公民”。班线调整后,中心站经过“分流”,降低了工作强度,管理更细致、服务更周到;高速站的变化更大,效益上来了,站务人员体会到了“职业满足感”,工作劲头更高,服务质量更好,他们用“累坏了,但也美透了”的说法形容今年的春运工作。
目前,长春南向辽源、通化、白山等地班线集中在高速公路客运站;东向吉林、九台、蛟河、珲春等班线在公路客运中心站发车;北向松原、白城、镇赉及黑龙江、内蒙等班线在凯旋公路客运站发车。按照旅客流量、流向、流时组织客流,“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的新理念,在长春道路客运市场落到了实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