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关键词:商用车   大中客 准入门槛 

政府高筑的大中客准入门槛有多高?

时间:2010/11/29 9:49:44来源:中国汽车报 杨 彬作者:中国汽车报 杨 彬责编:0条评论

 

政府府部门正在大力推动汽车产业结构调整。10月31日是工信部《商用车生产企业及产品准入管理规则》(以下简称《规则》)征求意见的截止日期,根据《规则》,从2011年起,我国新建商用车生产企业的投资项目总额不得低于20亿元,其中自有资金不低于8亿元;跨产品类别生产商用车整车产品,项目投资总额(含利用原有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等)不得低于15亿元人民币,企业资产负债率在50%之内。

  

《规则》还设定了商用车企业的产能门槛,其中,重型载货车不少于1万辆,中型货车不少于5万辆,轻型货车不少于10万辆,大中型 不少于5000辆,轻型 不少于5万辆。

  

在各类汽车产品中,大中型 受市场特点、产品特性等影响,入行门槛一直较低。政府部门提高商用车企业准入门槛,受影响最大的恐怕当属大中型 行业。15亿元或者20亿元投资、5000辆产能,这样的门槛到底有多高? 企业和业内专家如何看待《规则》?记者就此采访了相关人士。

 

$Next$

 

准入门槛着实不低

  

“这个准入门槛非常高,可以说几乎将路堵死了。”苏州金龙营销企划部经理刘和平认为,如果《规则》能落实到位,今后很少会有企业愿意投巨资进入大中型 这样一个规模不大的行业。

  

$page$

 

15亿或20亿元、5000辆,这两道门槛高在哪里?我们可以通过一组 直观感受。

  

先看产能: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统计显示,2009年,我国大中型 生产企业中,只有8家产量(含非完整车辆)超过5000辆,分别是郑州宇通、厦门金龙、苏州金龙、厦门金旅、东风汽车、福建福瑞达、江淮汽车以及一汽丰田销售公司。另据中国 统计信息网统计,2009年我国销量超过5000辆的大中型 企业只有6家,今年前10个月,也只有这6家大中型 企业的销量超过5000辆。显然,要建设5000辆产能的大中型 项目,不能达产的几率相当高。

  

再看投资:2006年,厦门金龙规划产能1.3万辆的新厂房建成,总投资7.9亿元;今年,中通年产2万辆新能源及节能 生产基地项目获批,项目计划投资11.38亿元;同样是今年,南车时代与曙光汽车联手打造新能源 生产基地,投资也远没有达到20亿元。

  

以上均是国内主流 企业的重大投资项目,对于一些规模较小的 企业来说,投资何需数亿元。“只要有启动资金,锁定1~2个目标客户,每年销售几百辆车,企业也能生存。”刘和平说。

  

“大中型 生产,从某种程度讲就是一个装配业。我们常开玩笑,一两千万办个小厂,拿到一笔订单,就可以创业了。”重庆交通大学交通运输学院巴士快速交通研究中心教授王健说。

 

有助于抑制投资过热

  

“《规则》的发布,说明政府部门已经意识到 行业目前存在的问题,对行业发展是一个积极信号。”刘和平告诉记者,“ 行业每年产值不过几百亿元,但参与竞争的企业却有200多家,地方保护主义盛行,低水平重复建设大量存在,市场竞争格局混乱。有些企业外地市场占有率非常小,甚至为零。”

  

建设部科学技术委员会城市车辆专家委员会主任李世豪对《规则》的出台也表示赞成。他认为,目前很多地方借机新能源 “搞大跃进”,政府部门需要出台相关政策提高准入门槛,给新能源热“降降温”,同时打破地方保护的屏障。目前, 新能源发展过热已引起业内人士的高度重视。一些技术水平不突出的企业,包括业外企业,通过 行业的低门槛,借国家鼓励新能源汽车发展的机会,向地方政府要地、要资金支持、要优惠政策,已有不少业内人士对由此引起的资源浪费、企业圈地、恶性竞争等表示担心。  

 

在政府一再强调促进汽车产业结构调整,鼓励企业兼并重组的背景下,对《规则》的发布, 企业考虑的并不局限于《规则》本身。“目前国内 企业太多,政府相关部门可能要促进行业整合。我觉得,提高准入门槛、控制其他企业进入可能是第一步,下一步政府部门可能考虑对现有小企业进行整合。”刘和平说。

  

接受采访时,江苏友谊汽车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邵顾平也表现出对政府部门下一步动作的关注。

 

$page$

 

技术门槛会更科学有效

  

王健对《规则》出台的科学性以及实施后的实际效果表示怀疑。“为什么是5000辆?这样的产能门槛是如何确定的?有无科学依据?”他说。

  

王健认为,设立投资和产能门槛,不利于推动 行业的技术进步。“很多新技术是通过市场竞争由中小企业创造的,这样的政策,会压抑中小企业家的创新热情。”他说,“在欧洲,虽然有几大 生产企业,但仍然有很多中小企业在满足社会不同需求方面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我国同样有一些中小企业,虽然产量不多,但产品技术先进,甚至出口到欧美等发达国家市场。按照《规则》的思路,这些企业是不是就得关门?”

  

不设立投资和产能门槛,并不是说政府部门应该放松对 行业的监管。王健认为,提高技术门槛更具有实际意义,也更科学。企业的项目投资、产能控制应由企业通过对市场的判断作决定,通过市场杠杆调节,政府部门更应关注法规提升,比如通过油耗、排放、噪声、安全等标准的提升,做到优胜劣汰,促进行业发展。

  

对于《规则》的实施效果,王健称,如果企业真想进入 行业,有很多手段规避《规则》中的条款。对此,刘和平也认为,不排除实际操作中有企业作假的可能。

 

《规则》中涉及大中型 的部分规定

  

●大中型 指用于载运乘客及其随身行李的商用车辆,车长大于6米,车身结构为具有车身骨架、包覆车身蒙皮的各类 。

  

●新建商用车生产企业的投资项目总额不低于 20 亿元人民币,其中自有资金不低于8亿元人民币,生产设施设备投资不低于8亿元人民币。 要建立产品研究开发机构,且投资不低于5亿元人民币,相关仪器设备投资不低于1亿元人民币。

  

●跨产品类别生产商用车整车产品的投资项目,项目投资总额(含利用原有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等)不得低于15亿元人民币,企业资产负债率在50%之内,银行信用等级AAA 。

  

●生产纲领:大中型 不少于5000辆。

  

●大中型 企业应具有整车、车身的制造能力,其中制造类 企业还应具有车架(底盘)的制造能力。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