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谈:柴油发动机坚持自主有多难?为何ta家能做到
“当时AVL与国内很多企业都有合作。锡柴当时是第38个合作项目,但在他们看来,前面37个都没有完全成功,因为在锡柴这个项目后,他们才有了大批量的订单。那些项目之所以没有完全成功,就是因为那些企业仅仅只要求开发出一个产品,而没有建立起相应的机制和流程。”钱恒荣回忆道,正是那次合作,让锡柴了解到正向开发的流程,学习到一些得以沿用的研发理念与经验。
正是有了良好的开端和正确的方向,锡柴通过20年来的不断实践和探索,每克服一个困难就前进一点;每遇到一个挫折,就成熟一些。
正是20年的努力,锡柴具备了自主开发的体系,形成了正向开发的能力,有一支队伍,可以不断开发出新产品,应用新技术,不断提升产品品质;锡柴还拥有众多能力强的合作伙伴,共同打造出有竞争力的产业链。
20年磨一剑、厚积薄发的锡柴,在2016年上半年,闪耀出耀眼的光芒:今年(2016年)1-6月份,锡柴机销量15万台,同比增长18.96%。其中,奥威CA6DM发动机销售3.7万台,同比增长高达63%,在11升排量细分市场占有率达到57%,占据了半壁江山;350马力以上机型市场占比达到29%,位居行业第一。
不但2016年上半年,锡柴表现优异,未来,锡柴同样可期,因为,锡柴有着“三代”的体系:“生产一代、研发一代、储备一代”。
“我们对现有产品平台进行深度开发,使产品升级走在市场需求之前;同时,全面开展未来前沿产品的预研开发,形成核心拳头产品的战略储备。从而,确保锡柴产品始终保持在国际一流水平,全面具备与国际竞品抗衡的实力。”钱恒荣表示,目前,奥威13升机已经开始小批量试装,能达到500马力。
自主,不是拒绝所有外援
尽管坚守自主路线最终好处很多,但不少国内企业之前在尝试自主造发动机中都失败了,锡柴为什么就能在“自主”路上越走越好呢?
除了开始就要走“体系开发”之路外,锡柴还有很多朋友,正是这些朋友的帮助,才让锡柴的自主之路,更好走。
“企业自主研发发动机,并不等于所有的开发工作都是自己干,可能与外界开发合作,但不能光要求开发出一个产品,而是要建立起相应的机制和流程,建立起创新网络,具备技术集成能力。”钱恒荣说。
不过,虽然说走自主之路,需要“朋友”帮助,但最关键还在自己。
比如,锡柴在AVL的指导下开发了一款8.6L的发动机;到奥威11L发动机时,锡柴已经具备独立正向自主研发的能力。2011年,正是凭借以奥威发动机为核心的“高品质J6重型车及重型柴油机自主研发与技术创新项目”,解放获得了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
面对未来,已经获得自由的锡柴更加充满了信心,也有了不仅仅在国内市场取胜的信心。
“要把锡柴打造成发动机行业的奔驰宝马。对于一个企业的发展而言,进攻就是最好的防守,锡柴必须不断进攻,不断创新,促使锡柴实现创新转型,争取让锡柴的产品热销到发达国家市场,改变中国在汽车发动机研发制造方面的落后局面。”多年来,这是钱恒荣经常说的一席话。
结束语:
自由谁不向往呢?谁又愿意仰人鼻息,看人脸色呢?不过,要自由,就必须要奋斗,要抗争,更要有牺牲精神,甘愿冒风险。正因为如此,自由之花虽绚烂,但要获得她,却要付出汗水、泪水甚至是血水。从1996年,开始走上自主开发发动机之路的锡柴,这20年一路走来,披荆斩棘,艰苦跋涉,终于摘取了这朵宝贵自由之花。
对于发动机,“拿来”好,还是“自主”好?也许,仍然有不同看法,不过,就“自由”而言,肯定只属于“自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