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再舜:中国农用车欲擎起自主品牌大旗
在中国汽车产业,乘用车领域无论是合资车企抑或是原先传统的自主品牌,都先后全部沦陷为境外汽车大鳄的海外殖民地工厂;在商用车领域,近年来无论是央企还是地方国企商用车车企,被外资"招安"收购而沦陷的速度,难以想象的比乘用车还要快,也几乎是全军覆灭大半了。
境外汽车外资几乎用三十年的时间,将中国乘用车全部招安"消灭"干净;如今在商用车领域,外商也是一路掠城掳地、水到渠成地"招安"了所有的投怀送抱大大小小的国内商用车企业,这些车企有存在半个世纪的和最短也有十年左右历史的,在此不一一列举令人沮丧和泄气的案例,地球人都知道。
近来业内和媒体界一些朋友们在探讨一个问题:当下中国还有无民族自主品牌汽车?有无自主品牌车企?根据笔者近年来对全国一些主流农用车企业的调查,自认为当下和未来能够擎起中国民族自主品牌汽车大旗的可能就是一向被业内所忽视的农用车企业。他们正运用毛泽东的"农村包围城市"战术与战略,正在悄然无声地快速发展中,如北汽福田就是最好的案例。眼下北汽福田已经成为全球机动车及农业机械产销量最大的集团,而令人难以置信但又却让世人刮目相看!
近二年来,无论是乘用车还是商用车市场都处于低迷状态,但唯有农用车企业却与汽车大盘走势相左,无论是与汽车并轨后的四轮低速汽车(轻卡),还是微型卡车、三轮农用车抑或是准中、重卡及专用车,基本上都处于稳步增长中,特别是电动车已经全部实行量产化批量化生产(与众多主流车企新能源车仅此展车化形成强烈的对比)等,这确实让所谓的正宗正规汽车车企大跌眼镜、望尘莫及。
究其原因,一是产品贴近农村实际使用情况和切合农村市场,此外"价廉物美"是其畅销的主要动因之一外,没有条条框框限制性地克隆和拷贝也是成为这些农用车企业快速实现产品升级换代手段。如山东唐骏新款T3轻卡外型就是拷贝日本五十铃700P、时风新风驰2000在外型设计上就是完全克隆东风凯普特N300轻卡,而其他微型卡车也能在市场上找到其孪生车型。再如,在山东、安徽、河南、河北的一些农用车企业研发大批量生产的电动轿车,在其外型在基本都借鉴或直接抄袭了乐驰Spark和奇瑞QQ,且售价一般是按电池的数量来统算的,有2万多元到4万多元不等。如果不近观细看,与乐驰Spark和奇瑞QQ难分仲伯。
这些山寨版纯电池电动轿车无需驾驶证,只要给税收部门纳上税交上费和给交通警察足够的银子,便可以在大马路上风驰电掣或当出租车使用。除大城市不能进入外,中、小城市尽管可以四处游荡,甚或在高速公路与燃油式汽车一比车速的高低。无论褒贬不一,但农用车企业却提前十年为中国农民实现了"轿车梦",这具有划时代的伟大意义。
原以生产农业机械、拖拉机、三轮四轮农用车企业,目前生产规模与生产模式已经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不可同日而喻了。由于地处较为偏僻农业产区,天高皇帝远,许多又是家族式企业,因此一些法规政策等条条框在此都失去了效力。此外更重要是这些农用车企业能发展到如今能和正规车企在市场和产品上比肩叫板的地步,这与当地政府的鼎力支持大力扶持是分不开的。作为当地政府的"摇钱树"与GDP增长的主要政绩标志,因此,这些农用车企业在批贷款、土地和人力资源上,政府的运作是一路绿灯与大手笔。如山东凯马的新老厂区,相距离十多公里,相互之间有厂车通勤,由此可见厂区之大、气势之大。
再如五征汽车基本上占据了半个五莲县城、唐骏汽车新厂占据淄博经开区的大片土地、时风汽车几乎占据了整个高唐县城、原安徽安驰汽车占据了蒙城县城一偶、山东黑豹厂区横跨文登和威海二市、四川南骏汽车与四川王牌汽车(现已和中国重汽并购重组)在成都的卫星城市(资阳市等)所处地理位置与厂区规模也令人惊叹不已。
这些农用车企业产品链正沿着汽车上下流发展,除整车外,有的已有自已的发动机(有些是持股)、专用车与改装车厂以及配套件工厂,其产品型谱有准中、重型卡车、轻卡(与四轮农用车一车二牌证)、微卡、微客、大客(南骏)、匹卡、电动轿车、准SUV(由皮卡衍生)、准MPV(由微客衍生嬗变)和准燃油式轿车。其他延伸的社会领域有加油站、运输物流、房地产业、学校、商店、宾馆、餐饮、社区、汽配汽修、汽车检测以及汽车4S店等等。总之,这些农用车企业已经不是单纯的整车生产厂家,而是渗透到农村社会的方方面面。
$page$
与这些农用车企业的工人、职员以及中、高管理层接触后,给笔直的总体印象是:与汽车行业横向比较,其车间工人虽工资较低,劳动环境也不好,但他们的工作表现与敬业精神值得称赞,这与他们本地农民出身憨厚和吃苦耐劳的秉性相关连。笔者对为些朴实无华、最干净清白的劳动者充满了敬畏之情!
与一般职员相接触,他们都有一种防备心理,生怕说错说过一个字而丢了饭碗,因此非常谨小慎微,不愿与外来人接触,主要还是以当地人为主,外地人为少。外地人一般也是从本省大专院校毕业的,从主流车企跳槽过来的技术人员稀有,除非是高薪招聘来的临时汽车技术专家。
中、高管理层,基本由家族式人员组成,给笔直的总体印象是大多数趋于自闭而保守和传统,对市场和产品的认知度及观念,基本视角范围不超过本省三百华里范畴,真正能跳出本省而环视鸟瞰俯视全国汽车行业与市场的笔者只遇到过二人,一个是五征汽车集团副总胡乃芹和时风汽车集团副总林连华,他们对本车企的发展和"外面的世界很精彩"有清晰思路与现实状况的理解力。
如五征汽车今年以来就与中国汽车接轨了,在机构设置上也是按照大汽车集团公司的模式来设计了。时风汽车略有此迹象,但技术部门与供销部门混在一起办公,也令人费想。特别是非常重要的市场管理部门没有,在一些厂家却让公司办公越俎代庖,更使人一头雾水。更令人喷饭的是有些负责市场与营销功能的,由党办和工会兼职。所以与这些搞行政、党务、工会的领导来谈产品和市场,说得口干舌躁也无疑是对牛弹琴。笔者曾有几次被这帮外行的自我封闭、自我膨胀、自我天下第一的言论呛得无语、落荒而逃。
近来,有不少业界和媒体的同仁和朋友揶揄笔者道:你目前的吃饭主打工作是研究乘用车的市场和产品,为何在一直关注和研究农用车和农用车企业?目前媒介都以报导乘用车为时尚为荣耀,这是否与你本人一样里外土得掉渣滓而不与时俱进观念有关?
笔者对农用车和农用车企业的跟踪调研与研究已快二十年了,而且从未间断过此项工作。笔者认为当下中国十亿农民阶级依然处于社会的最低层挣扎中,千百年来他们每天都得为生存而流血流汗流泪。虽然拥有十亿之众,但因中国国情原因而无法理解的仍然是最大的弱势群体。如果做为一个老汽车人不去关心关注研究这个世界上最大的弱势群体的衣食住行中"行",那就一世枉为汽车人了。
这二年中国汽车的产销量虽然已接近2千万辆,但早在十年前,中国农用车的产销量已逾千万大关了,难道十亿农民阶级和十亿的巨大汽车市场规模不值得关注与研究吗?笔者认为,眼下中国农民自已的生产的农用车正以"农村包围城市"的燎原之势,已悄然无声地欲接过并擎起了中国民族自主品牌汽车的大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