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培顺:公交优先的补贴模式亟需改变
记者 李韧 文/图
“由于公共交通具有社会公益的性质,就各个城市而言,公交能优先到什么程度还要看当地政府的财政支持力度。”日前,中国城市公共交通学会秘书长、上海城市综合交通规划研究所秘书长姜培顺在接受
记者采访时如是说道。
$Next$
姜培顺指出,目前在国内,为了倡导人们公交出行,各个城市都在大力推行公交优先政策。由于公共交通具有社会公益的性质,因此很少考虑盈利的因素。为了弥补公交公司的运营成本,当地政府会对其进行一定量的财政补贴,对公交公司补贴力度的不同,各个城市的公交优先程度也不同。
就财政补贴而言,他说道,目前全国大部分城市采用的是定额补贴模式,即当地政府每年承诺给负责运营的公交公司一定数量的财政支持,这种模式的主要弊端就是,不与公交公司的营业收入以及每年运营的总人数挂钩,始终是一定的补贴数量,无法调动公交公司的运营积极性。“另外,还有个问题就是即便当地政府承诺一定数量的补贴,也不一定能够兑现。比如说很多当地政府在年初的时候答应今年给‘你’补贴一个亿,但到年末的时候,他就会说‘你’线路没有扩展、车辆没有更新等等。总之,公交公司最后拿到手的可能只有7000-8000万元。”
姜培顺建议说,在对公交公司的补贴力度上,国内政府应该向西方发达国家学习,把补贴额和公交公司的经营收入联系起来,即按照公交公司的经营收入比例予以补贴。“比如每年按照公交公司经营收入的40%进行补贴,如果公交公司不想着自己的发展,经营收入只有1个亿,那拿到的补贴就只有4000万,如果公交公司努力发展,经营收入增加到2个亿,那么拿到的补贴就有8000万。”
对于公交公司而言,姜培顺认为,目前只能在依赖政府财政支持的前提下,找准市场,合理布置线路,最大限度上降低运营收入与运行成本的逆差。
此外,姜培顺还指出,目前国内各个城市的公交分担率,即人们出行不开车,而选择乘坐公共交通的比率仅为10%左右,这个数值在国外可以达到60%。提高这一比例,他认为公共交通至少要做到以下三点:
低票价。只有降低老百姓的出行成本,他们才会更愿意选择公共交通,“但也不能完全免费,免费公交目前在国内还不具备实施的条件”;
提升公交的运营次数,在一定的时间段内要有一定数量的公交车辆经过。如果要很久才能等到一辆车,即使再怎么便宜,老百姓也不会选择公交出行;
乘客换乘要方便,最好能做到“零距离换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