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部件不强 汽车大国根基不牢
中国成为全球第一新车生产与销售大国后,马上就产生了汽车与社会和谐发展间的矛盾。在中国整体汽车产销量有可能在2013年超过2000万辆,在不远的将来可能会继续超越2500万辆、3000万辆甚至是4000万辆的预期下,汽车与能源、环境、社会间的矛盾还将会持续加剧,形势可能会越来越复杂。那么,支撑每年几千万辆新车和几亿辆旧车的根基在哪里?汽车与能源、汽车与环境、汽车与交通之间共融的基础条件又在何方?显然,解决问题的答案不可能在汽车产业之外,解决以上这些问题的方案所依据的基础只可能是汽车产业的基础——零部件。
从伦敦雾霾,到洛杉矶化学烟雾;从中东石油危机,到日本的节能车在美国土地上驰骋;从英国汽车工业的日渐衰落,到德国、日本等汽车工业国家的崛起;世界上每一次与汽车相关的危机的解决或重大变革,除了与交通管理等措施有关外,几乎每一次也是与汽车技术的变革息息相关,而汽车技术进步所依赖的恰恰是比整车更为基本的零部件产业。
其实,不论是美国、德国,抑或是日本、韩国,我们从他们汽车工业成长的背后,看到的都有零部件产业崛起的身影。美国三大汽车厂商背后是江森自控、德尔福、天合、李尔等一大批知名供应商的名单;日本汽车工业的身边同样有电装、爱信精机、矢崎等一些零部件厂商的伴随。
有人指出,与英国等老牌工业国家相比,在德国这样一个原本制造业并不很发达的国家却制造出了许多高端而经典的汽车,他们凭的是什么?答案的给出并不难——强大而专业的零部件制造业。其实,大家不仅应当看到德国拥有博世、大陆、采埃孚、巴斯夫、蒂森克虏伯、舍弗勒、马勒、海拉、博泽、贝洱等零部件巨头企业,更应看到的是在这些大企业背后的众多中小企业,尤其是那些私营、具有很强创新能力和专业能力的中小企业,他们与博世等巨头企业联合组成了德国强大的零部件体系,成为支撑整个汽车工业的坚实基础。
与德国相比,另两个汽车大国——美国和日本,从某种意义上说更具有零部件的基础。如在2012年美国汽车新闻(AutomotiveNews)所公布的“2012年度全球汽车零部件配套供应商百强”名单中,美国、日本的入选厂商家数均超过了20家,在整个榜单中占有半壁江山。
尽管由于统计、报表等因素,中国零部件供应商至今在全球百强零部件企业榜单上还几乎看不到,像具备百强水平的潍柴、万向、玉柴等也没有能够进入到这一名单之中。但我们应该看到的是,国内的百强零部件企业中,占据相当分量的企业是依据外方技术的中外合资企业,完全中资或中资完全控股并拥有核心技术的零部件企业可以说是少之又少。
依笔者的观点,我们不用制定复杂、高深的评判体系,只用一个最简单的指标——全球百强零部件供应商的厂商数量来衡量。如果在全球汽车零部件配套供应商百强排行榜上能够出现20家以上的中资企业名单,到那时说中国汽车工业已经足够强大应该不会有太多的人怀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