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关键词:  卡车 商用车 一汽 东风 

两巨头合并前兆?竺延风徐平“换防”五大猜想

时间:2015/5/4 8:04:25来源:autocarweekly作者:责编:0条评论

 

吉林省委副书记、原一汽董事长竺延风,据称将调任东风汽车董事长——这位大佬您还记得不?就是在2000年前后说自主品牌要耐住寂寞20年的,然后在副省级官员的位置上,三番五次“被”说成“涉腐”的那位。而接替真正被调查的徐建一执掌一汽的,据称将是东风董事长徐平。

 

这条被媒体解读为跟军区司令换防相似的人事变动传闻,在这个五一节期间让整个业内震动。对此,笔者有三个疑惑:其一、省委副书记回到中央直管车企董事长,是公务员真的不好混了,还是竺延风太热爱汽车?这两条说服力都不太够。其二、外来的和尚,真的会比较好念经?纵观改革开放30年,恐怕还是客死异乡的企业家多一点,这次汽车行业的换防会是例外吗?其三、这会是一汽和东风未来合并重组的前兆吗?又或者,这将会是车企更激进的改革浪潮的先兆?

 

竺延风
竺延风

 

不管怎么说,属于汽车行业的大时代似乎在悄然迫近。在过去的十多年时间里,虽然中国汽车市场经历了巨大的增长,但是国民经济支柱产业的地位,各种地方配套政策的扶持,卖方市场的大环境,以及对等股比对自主车企的支撑,使这种增长显得缺少技术含量。而对于一个行业大时代的坐标,更应该是这个行业被推向完全的市场化。如今,汽车似乎走到了这一步。如果把竺延风因为热爱汽车而回归,改成因为汽车迎接市场化浪潮而回归,似乎更说得通一点。

 

很多汽车人在面对采访的时候会说,汽车是一个市场化程度非常高的行业,因为消费者对于汽车产品的选择是完全出于自愿的。这样说有点儿揣着明白装糊涂。用消费市场端的情况来佐证行业的全貌,这并不客观。客观的是,一汽、东风这样的央企,乃至上汽这样国内排第一的国有车企,在自主品牌的发展上,仍然显得步履蹒跚,远不及吉利、比亚迪、长城们。

 

等等,这并不是说三大车企在技术、资源和可持续能力上有什么欠缺,时至今日,国内最完整的核心技术能力仍然在这些大国企手里。就和90年代的日用品业、2000年前后的家电业一样,国有企业掌握着最强势的资源,甚至在局部行业,原材料和渠道都处于垄断状态。但是用着国企边角料,甚至生产垃圾,用着国企技术人员双休日设计出来的图纸,私企仍然成为市场的最活跃的角色。或许如今的汽车行业,面临的环境,和当初的家电、日用品已经颇为不同,但是体制对创新力和企业竞争力的约束是相似的。上汽荣威550PLUG IN如果仅论成本竞争,永远争不过比亚迪秦。这也就是综合技术能力明显欠缺的比亚迪秦,为何成为了新能源车现象级的产品,而550PLUG IN却不行的原因。

 

徐平
徐平

 

从另一个角度看。在所有央企里面,汽车对于国计民生的重要性,对于国土安全的重要性,都已经降到一个很低水平。跟同列的能源类企业、航空航天类、交通运输类相比,汽车的支柱性,在新常态之下,成色已经减退甚多。以至于此次国家宣布央企合并重组决定的时候,几乎没有证券分析师报道,在一汽和东风身上着笔。作为一般消费品色彩越来越浓的汽车,理论上完全应该归入行业性改制,而不仅仅是重组的序列。如果从这个角度再来看竺延风的回归,是不是就显得更加合理些了呢?

 

基于这些认识,我们不妨来看看,这次一汽和东风的掌门换防,或会对行业带来哪些变化:

 

其一、未来形成绝对的行业巨无霸——中国汽车集团。

 

在笔者看来,两强合并之后,竺延风再次回归政府,拿到正部级,徐平留任合并企业的一把手,这对于这次颇为诡异的人事传闻,已经是竺延风有可能接受的底线了。这多少还符合中国官场人事走向的基本规律。

 

但是这样的简单合并,并不会是国家的目的。如果上峰选择两汽合一(事实上从央企并至30家左右的规划来看,这几乎不可避免),那么整体或部分的体制改革,就势必是题中之义。短期内看,整体的私有化改制难以推进,国家想必不愿意在央企身上重演国有资产流失的老戏。那么对于中国汽车集团而言,最有可能采用复合所有制的方式来改制。比如,引入民资,盘活发展缓慢的自主品牌整车项目。相信未来,在中国汽车集团的台下,李书福、王传福等业内大咖,以及业外的很多咖们,都会是座上宾。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