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季度GDP周三揭晓 经济“放缓论”不足惧
一季度宏观经济 将于周三揭晓。记者采访多方权威人士了解到,一季度GDP增速或出现放缓,但预计仍在7.5%左右。
一些学者及官员认为,造成第一季度GDP增速走低的短期因素很多,从中长期看,支撑中国经济发展的格局并没有变化。
“左右”区间
近期市场对第一季度宏观经济 的预测不断,GDP增速将在7.5%以下成为主流声音。多家机构发布报告预测,一季度我国GDP或在7.2%~7.3%区间。
其中,交通银行金融研究中心在研报中称,每年前两个月都是经济活动的淡季,但今年前两月系列宏观 的回落幅度较大,增速均创下近年来新低,这不是季节因素足以解释的。
上述研报分析,尽管3月份 会有所恢复,但仍难拉回第一季度经济增速,因此,将第一季度的经济增速预测由此前的7.6%下调至7.3%。
有相关人士透露,目前外部经济环境复杂,我国处在转型发展的“三期叠加”新阶段,即速度换挡期、结构调整阵痛期、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加之政府采取化解过剩产能、加大治污等主动调控政策,一季度的GDP增速很可能在7.5%以下。
不过,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学者分析,第一季度的经济增速放缓有短期和中长期因素叠加,仍不能以第一季度的变化判断经济触底或反弹。国际经验表明,大多数国家经过高速增长到第四个十年将放缓到4%左右,而我国进入第四个十年期,尽管经济增速放缓但仍高于4%。预计未来一段时间,我国经济增速将保持在7%~8%。
此外,有了解国民经济统计情况的人士表示,现在的宏观经济 统计部门已经考虑了基础 造假问题,尽可能挤掉了水分。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不久前在两会记者会上表示,中国有能力也有条件使今年经济运行保持在合理区间。
他在回答“所能接受的最低增速是多少”时表示:“我们既然说GDP增长的预期目标是7.5%左右。就是有弹性的,高一点,低一点,我们是有容忍度的。”
后劲仍在
尽管一季度GDP增速放缓几近定局,不过国内学者并不悲观,他们认为支撑中国经济发展的格局没有变。
前述学者称,以简政放权入手的重点领域改革取得了进展,未来消费领域的潜力仍将进一步释放,城镇化将加速推进,在云计算、基因工程等方面,我国还有新的产业增长点。
中东西部发展的不平衡也给区域发展提供了回旋余地,中西部承接东部的产业转移,并且改变了过往单个企业转移的情形,开始出现园区转移。
上述学者认为,排除短期因素,二季度GDP增速可能会高于一季度。
另有相关人士分析,一季度物价总体稳定,CPI同比上涨2.3%,预计第一季度居民、政府、企业收入也将呈现稳定增长,居民收入增幅形势将好于预期,或许有望改变过去所说的“居民收入跑不赢GDP”的局面。
该人士表示,不应对GDP增速可能低于7.5%感到意外,现在GDP增速保持在7%~8%均属于正常,即便跌破7%也无需意外。
但是,中国经济发展中仍需要提防出现系统性风险。上述学者认为,未来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政策面需要微调措施,包括财政政策方面加快重点项目建设,及时拨付资金,处理好地方存量债务和在建项目后续融资问题,并需要为地方政府开辟新的融资渠道。
显示,今年前两个月财政支出增长幅度与去年同比放缓,这一度被市场认为财政政策“偏紧”。财政部 显示,前两月全国财政支出17067亿元,同比增长6%,低于去年同期15.7%的增速。
服务业贡献
国内生产者物价指数(PPI)指数已经25个月为负,这引起国内外市场的高度关注。有分析认为,PPI持续负增长会对经济造成不良影响。
市场分析认为,工业生产领域的通货紧缩状态延续,给工业企业盈利带来了极大挑战。结合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和钢铁、煤炭价格低迷的现状,中观行业的生存状态堪忧,经济下行压力加大。
但不能忽略的是,近年来发展势头迅猛的服务业在2013年迎来标志性发展,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为46.1%,首次超过第二产业。
前述学者认为,这意味着分析经济 时候需注意经济评价指标,不能再简单拿制造业说事,需要更全面的评价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