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关键词:  卡车 商用车 江铃汽车 杨红灿 三包 

“三包”迫近 车企忙算成本账

时间:2012/3/24 20:16:59来源:经济观察报作者:刘晓林责编:0条评论

 

以北汽宣布自主品牌E系列成为“国内三包第一车”为开篇,中国的汽车“三包”在2012年正式进入倒计时。来自相关部门内部人士的消息称,《汽车三包规定》将在今年下半年推出,为迎接这场“变故”,诸多企业已经开始着手进行售后体系的调整。

 

值得关注的是,在晚到了八年后,《家用汽车产品修理、更换、退货责任规定》(以下简称《汽车三包规定》)的迫近依然在车企中引起不小的骚动。虽然专家表示《汽车三包规定》并不是鼓励所有消费者都去索赔,且国内目前的“三包”约束力明显低于国际通行规则,但“‘三包’实施后,售后成本究竟要增加多少”已经成为车企财务主管务必提前放在老总案头的一份报告内容。

 

三包预热

 

“3·15”晚会上汽车类商品的“缺席”让业界喜忧参半。中消协的统计显示,2011年全国消协组织受理的汽车投诉量再创新高,达到16805件,同比增长19.2%,排在商品和服务类投诉的第三位,是同比增幅较大的商品品类。

 

虽然业界借“3·15”加速《汽车三包规定》出台的期望落空,但“三包”出台前的气氛酝酿显然已经到了火候。3月16日,由中国消费者协会主办,发改委、商务部、工信部、工商总局、质检总局等政府机构参与推动的“汽车安全服务规范和消费教育系列活动”正式启动。北汽集团及其下属北汽股份、北京现代、北京奔驰、北京海纳川及北汽制造作为首批响应单位参加了启动仪式,同时加入的还有奔驰、广本、克莱斯勒、广汽丰田、宝马、长城等18家合资自主及外资车企。这18家车企与中消协现场签署了《良好企业保护消费者利益社会责任导则》。

 

中消协副会长兼秘书长杨红灿表示,18家车企只是第一批,今年还将视情况再启动几批,最终的目的是希望全国现有的汽车厂商都参与进来。杨红灿称,虽然作为协会组织的中消协牵头的这些保护消费者汽车消费权益的协议并不具备强制性,但从汽车厂商的参与热情和协议内容来看,可以被看作是“汽车三包”实施前的前奏。

 

今年1月16日至2月16日,国家质检总局发布了《汽车三包规定》(第二次征求意见稿),再次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2011年9月,在搁置7年后,国家质检总局就《汽车三包规定》公开征求意见,并在当年10月举行了听证会。

 

“质检总局把意见收集上来后,法制办正在加紧修改”,杨红灿表示,汽车是近几年消费领域的投诉重灾区,而且是国内对“三包”舆论呼声最高的行业,因此,2012年,《汽车三包规定》已经到了出台的成熟时机。

 

中国汽车流通协会有形汽车市场分会副会长苏晖告诉记者,如果赶不及今年二季度出台的话,《汽车三包规定》将在今年下半年公布,至于正式实施,则还需要出台后至少半年的准备期,也就是说,不出意外的话,《汽车三包规定》将在明年初正式实施。

 

苏晖表示,至于具体内容,不会在年初公布的修改意见稿上有太大改动。“会先实施,再调整,任何法规都不可能一开始就制定完善,肯定得在使用过程中不断修改。”与一稿相比,年初公布的《汽车三包规定》二稿将三包标准提升至“3年包修60天包退换”,并对部分细则进行修订。但有分析指出,体系化维权机制的建立,尤其是独立第三方鉴定机构的确立仍是法案制定和实施中的主要纠纷点。

 

车企成本账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对于热度不断升高渐行渐近的《汽车三包规定》,国内车企已然严阵以待。“经过舆论,实际上车企基本上都已经做好了心理准备。”某业内内部人士表示。而除了心理准备,成本账是车企最先开始考虑的方面。

 

作为国内销量最大的豪车合资企业,一汽大众奥迪事业部相关人士日前在接受国内某媒体采访时透露,奥迪早在几年前就开始了针对“三包”的成本测算,目前的结果是“三包”政策一旦落实,售后成本至少增加50%。另有奥迪4S店的索赔员表示,即使每台车维修成本增加5000元,乘以奥迪中国31.3万辆的年销量,仅在售后维修方面将增加15.65亿元。

 

一直关注并跟进“汽车三包”的苏晖对这种算法显然很“愤怒”,“如果三包后,需要多花这么多钱,连奥迪都支撑不了,那中国其他车企还能活吗?”在苏晖看来,这种算法是典型的对“三包”的误读,“‘三包’的目的不是让所有消费者都去索赔,而是督促企业加强质量管理,提高售后服务水平,同时保障消费者应有的权益。”

 

与2011年全球营业利润率达到12.1%的奥迪的“斤斤计较”不同,率先声明实施“三包”的北汽自主品牌却表示三包不会带来过多的成本增加。“我们推出这项政策肯定经过了大量的评估。”北汽股份副总裁董海洋称,决定费用高低的一个重要的前提是,对车辆品质的评估。

 

董海洋坦言,三包政策在业内研讨已经超过10年时间了,影响其出台的一个主要问题,就是担心“三包”会带来巨大的财务压力。“我们认为这样做,不会有太大的费用,不会成为一个财务负担,所以才敢推出。”

 

北汽日前宣布,对自主品牌的首款车型E系列将率先在国内实施三包服务政策,对整车实行2年或者5万公里的三包有效期,三包的范围包括整车、20项影响到整车性能的严重安全性能故障和40项动力总成主要零部件安全问题。在保修期上,也按照《汽车三包规定》二稿中的“3年6万公里”执行。

 

与奥迪的明修栈道不同,另一类“暗度陈仓”的成本账也让业界无语。

 

江铃汽车在日前公布了2011年年报,为其带来净利润同比增长的一个原因竟然是“将产品三包计提标准进行了调整,三包费用明显下降”。

 

对此,江铃汽车解释称,随着公司产品质量在不断改善,加上计提方法的变更,使得实际支付的单台三包费用逐年下降。

 

不过,更多的车企已经开始在售后上做准备迎接“三包”,一汽-大众方面表示,已经对产品零配件供应体系、生产体系和质保体系等相关部门均进行了适当的调整,特别是零部件的供应周期将缩短,同时也开始对经销商渠道体系进行相关培训。广汽丰田也表示,已经开始对相关配套和培训工作的准备。

 

对于“好斗”的合资豪车品牌来说,在售后领域的“暗战”更是早已启动。去年11月广州车展上,奔驰以庆祝奔驰125周年为由,推出凡在2011年11月21日起一年内购车的客户,均可享受3年不计公里数保修的政策。此前宝马、奔驰、奥迪三个豪车品牌,整车质保都是两年、不限公里数。为此,奥迪随后就推出了“优惠索赔服务”,对定期到奥迪4S店保养的客户提供维修优惠。

 

业内分析指出,“三包”带来的成本增加主要集中在保修期延长、整车退换、配件储备以及维修超时补偿等方面。“目前,国内车企无论合资还是自主品牌,实施的整车保修期本身都已在2年5万公里左右。在此基础上,各车企都已经拥有成熟的维修和配件储备系统”,苏晖指出,只要保证品质过关,保修期从两年5万增至3年6万公里,并不会带来过多的售后成本压力。

 

“美国的汽车售后保修期都是5年,也没有看到有哪家企业因为不堪售后成本压力而倒闭,关键在于车辆三包鉴定体系的完善和企业自身的质量控制。”苏晖表示。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