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疆首条国际大通道“喀伊公路”通车
“有了这条路,我只要用三、四个小时就能把货物从口岸送到喀什了,原来得需要七小时呢!现在路上更安全了!”正在排队等待边防检查的吉尔吉斯斯坦商人奥什向记者介绍。就在十几天前,通往吉国的新疆喀什至伊尔克什坦口岸公路(以下简称“喀伊公路”)建成通车,极大地促进了边境贸易。
据悉,喀伊公路是新疆 “三年攻坚、五年跨越,建设万里高速大通道和西部交通枢纽中心” 战略规划的重要项目之一,由浙江省交通投资集团(以下简称“浙江交投”)代建,路线起始于新疆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阿图什市塔库提地区,止于乌恰县境内的伊尔克什坦口岸,全长231.9公里,其中新建高速公路77.4公里,新建二级公路19.5公里,改建二级公路117公里,投资概算为42.93亿元。
喀伊公路是中国通往中亚地区的主要公路干线之一,是国家高速公路网(G30)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亚洲公路(AH65)的起始路段。这条路的投入营运对促进南疆地区经济发展,助力我国外贸经济,以及推动民族共同繁荣等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创新代建模式
作为古丝绸之路上的一颗明珠,喀什占据着“五口通八国,一路连欧亚”的枢纽位置,但因交通条件相对滞后,中枢作用受到限制。根据2010年5月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及2011年1月交通运输部召开的全国交通援疆工作推进会的部署,浙江交投承担了喀伊公路的代建任务。为科学、高效、廉洁、安全地完成代建任务,项目建设指挥部探索了一套新的代建模式,攻克了一个个建设难题,确保了工程顺利完工。
“我们首先要明确自己的定位。”浙江交投代建指挥部常务副指挥长吕先文说,为实现项目扁平化管理,指挥部探索出一个新的代建模式:指挥部与总监办合署办公,并在施工现场设置临时管理机构,方便现场办公。
驱车行走在喀伊公路上,夹道而行的是沙尘飞扬的戈壁滩,寸草不生的山脉,鲜有人烟。指挥部纪检室主任傅建军介绍,南疆地区昼长夜短,每天施工都需十几个小时,人歇机不停。面对点多、面长,施工环境恶劣,有效工期短等不利条件,指挥部严格按照工程管理“五化”要求,进行标准化建设,确保工程质量,打造平安工地。此外,通过推行“阳光工程”动态管理系统,各项目保障了工程建设的信息化、规范化、公开化运行。
据介绍,喀伊公路项目是所有援疆项目中最早完成的一批,也是南疆地区今年唯一一个交工的项目。
付出与艰苦是习惯
据悉,参加援建的工作人员都是通过自愿报名,严格筛选的。各个都是作风过硬,能力突出的交通人。“特别顾大局,特别肯付出,特别能实干,特别讲纪律”的团队精神在他们中间得到了充分体现。
代建工作者汪念保的桌上摆放着他的励志铭:“艰苦成为习惯肯定平常,付出成为常态必定自然。”2008年汶川大地震之后,汪念保参加了支援四川省青川县的灾后重建工作,2011年回到浙江后,他又转战新疆,参加浙江交投援疆代建项目的建设。这时,他的女儿“援果”才1岁。这位被称为“浙江交投援川、援疆第一人”的80后小伙子坚决不把自己的行为归于“奉献”,他说这是一种付出,是一种历练,并给自己贴上了“一天是公路人,一辈子交通人”的标签。
有这样一位老同志,1959年出生,同事们却叫他“小王”。他是喀伊项目指挥部综合部部长王有良,性格直爽,平日里喜欢与同事开玩笑,但对于家人,他的内心有无限愧疚。今年春节过后,刚刚从杭州回到喀什的他得知,自己的妻子和女儿要同时做手术,但因当时项目正处于攻坚期,指挥部工作繁重,作为综合部部长的他更要以身作则,坚守岗位。
“三载忍别父母妻儿,万里建功戈壁群山”是浙江交投集团董事长王洪涛对指挥部工作者的总结。汪念保、王有良只是一大批肯吃苦、讲实干的浙江交投人的缩影。吕先文介绍,项目大批的参建员工,都是第一次踏入少数民族聚居地,面对不同的文化、艰苦的生活环境,他们顾大局、肯付出,以实干作风体现了浙江交通人乐于奉献、艰苦奋斗的精神。
同路同心 筑梦新丝路
对于喀伊公路,乌恰县县长海布努尔·玉山说:“这条路为我们的口岸经济、农牧民致富等做出了实际的工作。”修路不仅拉动了沿线经济增长,还播种了希望,传递了文明。
新疆喀什地区是少数民族聚居地,人民生活水平相对较低。浙江交投喀伊项目指挥部秉持服务理念,积极履行企业的社会责任,按照自治区政府民生建设的相关要求,向沿线小学捐赠校服,对福利中心进行爱心捐助,关爱需要帮助的群体。
走在喀伊公路上,看着沿线人民与来自吉尔吉斯斯坦、土耳其、哈萨克斯坦等国的商人们享受着新丝绸之路带来的通货便捷,吕先文说:“建好喀伊公路是我们三年来的梦想,我们即将要离开,带走的是眷恋,留下的是情感,希望这条新丝绸之路,能够构筑更加辉煌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