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大改革初定 新能源汽车拟推四大新政
根据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近日发布的《中国汽车动力电池发展路线图》,动力电池技术在2016到2020年处于技术升级阶段、2021到2025年处于发展阶段、2026-2030年处于成熟阶段。
其中,在“十三五”期间,锂离子电池实现技术升级,新型锂离子电池单体比能量提高一倍,达到350Wh/kg,成本降低50%,达到0.6元/Wh,电池系统比能量提高一倍,达到250Wh/kg,成本降低一倍,达到1元/Wh;动力电池实现智能化制造,续航400公里纯电池汽车的经济性和使用便利性与传统燃油车基本相当。
“在动力电池升级上,国家‘十三五’有一个很明确的科技攻关项目,我们是三家承接国家动力电池项目的单位之一,我们很有信心实现国家的目标。”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总裁黄世霖对”清洁技术投资”介绍。
冯飞要求,加快动力电池创新中心建设。6月30日动力电池创新中心正式挂牌成立,这是我国第一个国家级制造业创新中心。
“接下来要加快工作推进,面向行业共性需求,通过协同技术、装备、人才、资金等各类资源,打通前沿技术和共性技术研发供给、转移扩散和首次商业化的链条。”冯飞介绍。
不过,一位不愿具名的国内电池企业对动力电池创新中心的运作表示疑虑,这个由多家车企和电池企业联合发起的创新中心,“能否劲儿往一处使,研发成果怎么使用?这两个问题并不好解决。”
他进一步建议,在动力电池研发上,要更多地发挥企业在电池技术创新方面的作用,中央财政可以适当考虑对其进行研发上的减税或者贴息补贴。
冯飞也意识到了这一点。他强调,分利用多种支持渠道,形成政策合力,培育动力电池龙头企业。组织实施好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围绕髙能量密度动力电池及关键材料,开展一体化攻关。
生产企业及产品准入规则将征求意见
在座谈会上,马凯要求,高度重视新能源汽车质量安全。健全标准规范体系,加强车辆运行监控,大力提升新能源汽车质量安全水平。
和传统汽车相比,新能源汽车由于安装了电池、电机、电控等系统,增加了起火甚至爆炸等安全风险。
根据工信部统计,2011年以来,我国共发生各类电动汽车事故31 起,其中去年9起,今年上半年8起。从全产业链来看,事故原因涉及到电池单体、电池组和管理系统、线束和高压部件、充电桩和充电站、整车集成和控制。
在去年以来的17起事故中,因电池系统、相关部件、充电系统等缺陷引起的事故分别有4起、6起和2起,违规改装或不当使用引起的还有5起。
记者获悉,工信部、能源局为此分别组织开展了全国范围的新能源汽车和充电设施安全专项检查,结果发现部分企业在产品设计、质量控制、售后服务等方面存在隐患,有些地方在安全监控管理制度方面还存在一些漏洞.
冯飞透露,国家将加严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准入。在准入标准上,已组织制定了电动汽车远程监控标准、电动 安全技术条件,即将发布实施。正在加快电池管理系统技术条件、动力电池编码、规格尺寸等标准制修订,将加快工作进度,早日出台。
“在准入门槛上,我们已组织修订《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及产品准入规则》,拟大幅提髙企业研发能力和生产条件要求,提髙产品性能和安全要求,目前已完成修订稿草案,即将公开征求意见。”冯飞介绍。
资料显示,现行《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及产品准入规则》制定于2009年,已经实施七年。
冯飞解释,当时政策的出发点是鼓励企业参与新能源汽车研发生产,近几年技术进步很快,目前看准入门槛已经相对偏低,需要尽快修订,防止行业步入“散、小、弱”的发展态势。
北京理工大学教授、北京市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专家组组长孙逢春透露,根据新修订的准入规则,申请新建企业必须满足多项条件。
具体来说,具备纯电动乘用车完整研发经历,具有专业研发团队和整车正向研发能力,掌握整车控制系统、动力蓄电池系统、整车集成和整车轻量化方面的核心技术以及相应的试验验证能力,拥有纯电动乘用车自主知识产权和已授权的相关发明专利。同时,还要具备整车试制能力,具备完整的纯电动乘用车样车试制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