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关键词:淮汽车 奇瑞汽车 中国重汽 中通  

重组兼并政策过于偏重做大 忽视做强

时间:2009/3/12 7:44:02来源: 吴琼作者: 吴琼责编:0条评论


重组兼并政策重大不重强

 

    虽然《汽车产业调整振兴规划》还未正式出台,但核心思想已经基本上被老记们摸清楚了。在看到相关主管部门的一片苦心后,我觉得某些内容还是很让人困惑。比如说重组兼并。自从相关消息暴光后,不断传出某某企业可能重组兼并某某企业的消息,参加两会的企业高层也在接受采访之余,也半闲半淡地否认了兼并收购的传闻。

 

    在我看来,重组兼并并不是拉郎配。自愿和有利于企业发展,才是重组兼并的最终目的。如果为了做大而兼并重组,那么即使你大到了通用汽车一样的体量,又如何?结果,大家都看到了!。

 

    对于重组兼并的相关规定,我有两大疑惑。

 

过于偏重做大 忽视做强

 

    第一个疑惑是,重组兼并的目的是什么?考量标准是什么?是做大还是做强?

 

    按照规划,将加大国内汽车业的兼并重组力度。规划提出,国内年销量200万辆以上的汽车企业集团要达到2—3家,超过百万辆的达到4—5家。占全国汽车销量90%以上的汽车企业集团数量,将由目前的14家减到10家以内。

 

    在这里,我看到一个考核重组的标准,那就是以销量原则,而不是以重组兼并后的效果为原则?从某种角度讲,做大和做强的天平上,做大这一端更重。做强,反而不重要了!

 

    尽管如南方汽车总裁尹家绪所言,中国是汽车大国而非汽车强国,没有一家真正的世界级汽车企业。无论从销售收入还是从盈利能力上、或者从销量上看,都是这样。以2007年为例,中国汽车工业16家重点企业集团的累计营业额10176亿元人民币(约合1450亿美元),还不抵日本丰田汽车一家企业(丰田汽车2007年营业收入为2302亿美元)。如果从利润上看,结果也一样。2007年,中国汽车工业16家重点企业集团累计利润额为610亿元人民币(约合87亿美元),丰田汽车2007年盈利为150亿美元。

 

    2008年情况也没多大区别。如果不考虑盈利,只从销量上看。即使中国最大的汽车企业上汽集团2008年的汽车销量只有172万辆,这还包括了合资企业外方品牌的产品。而世界二流汽车企业日本铃木公司2008年的汽车销量为262万辆。(可以说,中国最好的企业也敌不了一个二流的日本汽车企业。)

 

    但如果因为这样,就要将天平完全向做大这一端倾倒,我觉得很有些不妥。通用汽车的发展史,可以说是并购的历史。在收购了那么多海外的品牌后,通用汽车确实相当长时间内成为全球第一大汽车企业。但是没多久,他只得到一个销量第一的位置。在福布斯排行榜上,通用汽车常常以销量收入排在前面,他的后面则无法挣脱“巨额亏损”的标签。

 

    日本丰田汽车一直走自己的路,很少听到他收购了什么海外的资产,但是即使在2008年的金融危机之下,丰田汽车的亏损额也远远不能和多数同级别的汽车相比。

 

    如果比较通用汽车和丰田汽车的发展史,我很难说:兼并就是最好的做大做强的方法。这和鞋子一样,可能这双鞋子很好、很精美,但如果不适合你,你就会摔倒或者磨脚一样。那么这双鞋对你来说,就不是好鞋。兼并重组不当的后果,远远比磨脚的风险更大。

 

    区域性、全国范围兼并重组咋区分?

 

    第二个疑惑是,在兼并重组上为什么要划条条框框呢?

 

    按照曝光的内容看,汽车产业调整振兴规划提出,支持大型汽车企业集团进行兼并重组,支持汽车零部件骨干企业通过兼并重组扩大规模。鼓励一汽、东风、上汽、长安在全国范围内兼并重组。支持北汽、广汽、奇瑞和重汽区域性兼并重组。

 

    我问过不少投行的人。在谈到区域性兼并重组和全国范围内兼并重组时,他们的解释是,区域性兼并重组即省内重组。

 

    至于全国范围内兼并重组,我们姑且不用过多谈论。先说说区域性兼并重组。

 

    一、北汽、广汽、奇瑞汽车、中国重汽,如果跨省找到合意的收购对象,政府是支持还是不支持,是鼓励还是不鼓励?

 

    二、如果硬性规定北汽、广汽、奇瑞汽车、中国重汽只有在省内兼并重组。那么广汽集团在广东省能找到多少合意的收购对象?中国重汽、奇瑞汽车同样如此。

 

    正因为这样,业内才会迅速幻想——中国重汽收购中通 、奇瑞汽车和江淮汽车谈兼并重组。而江淮汽车的老大左延安在参加两会的间隙,也表示,江淮汽车不可能被外界收购,但有意收购其它的轻型车企业。

 

    说句实在话,我无法理解奇瑞汽车和江淮汽车的兼并重组。兼并重组和结婚差不多,那么是父母之命的盲婚好,还是自由恋爱好呢?如果说自由恋爱,江淮汽车和奇瑞汽车显然缺乏恋爱的基础。

 

    江淮汽车的灵魂人物是左延安,江淮汽车的文化更多打上了左延安的烙印。不靠外界的帮助,一个硬骨头。慢慢地,从汽车底盘,发展到商用车,最后到乘用车。虽然目前处于转型的艰难时期,但左延安仍然希望自己能走过这一个坎。

 

    奇瑞汽车和江淮汽车的文化格格不入。如果用江淮汽车的那种严格要求,估计大多数人会受不了。而且奇瑞汽车有太多的职业经理人,这和更多靠自身培育人才、提拨人才的江淮汽车完全不同。

 

    当然,还有一句话。我们看到的江淮汽车是一个盈利的企业。而奇瑞汽车虽然体量大,但盈利状况众所周知。

 

    如果江淮汽车和奇瑞汽车联姻,很可能是父母之命。或者就会诞生国泰并君安的故事。当年君安证券出事,主管部门决定让国泰证券并了君安证券。审查资产时,相关领导发现:原来出了事的君安证券的资产仍好于国泰证券。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