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公交改善方案为何收效甚微?
华强北片区一直以来存在着乘车难和交通拥堵问题,今年4月交通部门实施了华强北公交改善方案,其中一条措施是将乘客由单点集散向周边多点集散进行转变,分别在周边街道新增了线路发车点。方案实施两月余,本报记者日前采访发现,由于部分市民不习惯步行几分钟到新发车点坐车,其分流作用未得到充分发挥。读者认为,公共服务,就是要解决民生烦恼,“习惯顽固”不应该是服务失效的原因,而应该成为解决问题的思路和出口。
不应简单指责市民乘车习惯
管桂姣(梅林读者):有时候习惯确实是一种根深蒂固的东西,但就此将问题归于市民的坐车习惯太顽固,把方案未取得预期效果的板子都打在乘客身上,结论还是下得有点草率。我以为方案在形成时就应该充分考虑市民的乘车习惯因素,还需对可能影响方案实施的其他因素加以重视,譬如新设发车点是否尽可能考虑了市民乘车的便利性、候车的舒适性等等。如此,方能让那些“坐车习惯太顽固”的部分乘客明白有些习惯可能不合时宜,大家才能应方案而动。
周辉全(深圳读者):据说有的国家的公园在开园前,园内是不修道路的。一段时间后,逛公园的人就会自然走出几条路来,此时公园的设计者们就闻风而动,顺应民意,据此修出市民习惯的路径。当然,在公园里修路和设置公交线路不同,后者要受更多的条件限制,但是以民为本的宗旨应是一致的。如果分流华强北的人流需要乘客多走几分钟来配合,那么也要适当“尊重”他们的习惯,从市民的角度来设计方案,就不会这么出力不讨好了。
吕治君(宝安读者):交管部门出台了新的华强北交通改善方案,但部分乘客却并不买账,光埋怨乘车者习惯顽固没用,应该通过看得见、摸得着的实际举措,帮助他们逐步建立“步行几分钟到新发车点坐车”会走得更快更轻松的新习惯。譬如在原站台张贴所有新增发车点的具体位置、线路、车次、发车频率等信息,让乘客们明白知道改善方案的具体内容和措施。也可以在实施初期的晚高峰时段增设导乘员,有组织地进行客流分流。只要广大乘客明白了交通部门的善意,并通过亲身体验形成新的坐车习惯,问题自然迎刃而解。
公交方案应充分征询民意
黄瑞栋(福田读者):乘客舍弃更为舒适的新增线路,宁愿挤更近的老站点,除了习惯性因素外,有没有其他原因:比如新线路因步行导致不便、乘客不知新线路、新线路站点设计不够合理等等。要让新增站点实现分流,首先要加强宣传,新线路设计要更加人性化,新增公交站点候车应更为舒适;同时也可以考虑在票价上给予乘客更多优惠,新增线路的沿途站点设置也要更加符合实际。只要让乘客感到新线路更为便利,人们的习惯就能逐步改变。
吴江(南京读者):按理说为方便市民而推出的交通分流方案,理应受到市民的欢迎才是,何以在现实中便民交通分流方案却不被接受呢?假如获得更快捷便利的交通服务真的只需多走几步的话,市民其实没有理由不去选择更便利的交通方式。从这个角度来看,如果不是新的站点和线路缺乏有效宣传导致相关市民根本不知情的话,那么新站点和线路的遇冷显然还另有原因,甚至极有可能是方案本身存在缺陷。交通分流方案在推出之前,本该经过充分的论证,市民的需求和意见更不应该在交通分流方案的制定过程中缺席。唯有当交通分流方案真正尊重了公众的意见,并充分体现了公众的诉求,才不会因供求错位而遇冷。
华强北路功能需重新定位
曾慧清(福田读者):来深圳九年了,一直目睹华强北那段路的交通拥堵混乱。我认为,最有效的办法就是把那段路改为商业步行街。想想看,与其让大家苦等公交车或者困在车上无所作为,不如改造成商业街让人们可以从容行走,让它成为深圳一道靓丽的街景。地铁建设也在这一带紧锣密鼓地进行,地铁投入运营后,华强北交通也不会是今天这个样子。小修小补不如来个全新规划。
靳卫星(宝安读者):依我看,华强北片区一直以来存在的乘车难和交通拥堵问题,真正的症结并不在于人车矛盾难以缓解、高峰期车辆投入少等方面,关键原因还在于交通规划设计部门对华强北路功能定位出现偏差,让此地成为了重要交通节点,这是强华强北路之所难。新方案的分流思路对缓解华强北片区乘车难和交通拥堵确实有一定帮助。但问题实际上还出在滞后的公交规划上,不应把华强北路再当作普通的市政道路,让它承担过多的交通功能,因上下客以及站点过多导致的交通拥堵。要根治这一交通痼疾,尚需转换观念,对华强北路的功能进行重新定位并进行系统整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