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关键词:

中国市场是否成国际重卡巨头的滑铁卢?

时间:2010/3/3 11:23:03来源:中国重型汽车信息网作者:中国重型汽车信息网责编:0条评论


    这是一个令国际重卡巨头们忐忑和焦虑的时刻,莫测的车市、迟迟不被批准的合作项目和有限的市场容量足以让最有耐心的人也坐立不安。原本多么丰富的国际化生产经验、多么科学的预测评估体系几乎失去作用。预测5年内的中国市场?省省心吧。


  这曾是一个令国际轿车巨头们欢欣鼓舞、血脉贲张的市场。应该说,现在仍然还是。自从1985年德国大众公司进入中国并获得巨大成功之后,通用、福特、丰田、本田、日产、现代、宝马、奔驰……所有赫赫有名的车业巨头悉数到场,惊讶并快乐地制造着每年15%甚至30%的增长奇迹,享受着中国消费者提前释放的巨大消费潜力。

  毫无疑问,轿车的成功给了众多国际重卡巨头们极大的想像空间。但这样的成功能够轻易复制吗?


  2005年8月10日,备受关注的雷诺卡车“2005丝绸之路”远征抵达终点柳州。对于此次活动,人们将之看做是雷诺卡车“正式进军中国”的信号。在4个月前的发车仪式上,雷诺卡车宣称:“作为全球领先的卡车制造商,开始进军中国市场的雷诺缺少的不是实力,而是知名度。”


  如果这是雷诺的真实想法,可就大错特错了。将进入新市场的成败归结为知名度的惯性思维,现在即便在轿车领域都不大行得通。2004年10月以来,在中国市场品牌、销量一马当先的沃尔沃与中国重汽的合作据说已处于停滞状态,当年同样大名鼎鼎的奔驰卡车从北方奔驰项目中的退出,与中国缘分不浅的MAN与陕汽的合资最终未能达成,再加上奔驰卡车与北汽福田合作中的重重障碍——原来,对重卡巨头们来说,再响的品牌、再强的技术实力在中国这块市场上,都有可能导致同一种结果,这一切与品牌、与以前的业绩甚至竞争对手无关。


  就在雷诺带着人们对它“迟到者”的评价一路高歌猛进的几个月前,并未放弃寻找新伙伴的MAN态度坚决地告诉记者:“中国的高端重卡市场太小,早到几年和晚到几年不会有决定性的影响。选择合作伙伴宁缺毋滥,如果没有好的机会,宁愿只卖不造。”不知还要等待多久的戴姆勒•克莱斯勒(中国)投资有限公司也公开表示,在未来几年,世界重型卡车制造商在中国的竞争可能还会主要集中在进口车市场。


  可见“围城”一词不仅可以用来比喻婚姻,同样可以比喻中国的重卡市场。看吧,巨头们纷纷开始重新考量当初规划的中国战略和市场目标,或改变原先计划,或继续忍耐着收益远远小于预期的煎熬。而由于新政策的颁布2004年迅速增长的重卡市场,到2005年上半年却意外滑落,无疑更加剧了他们的失落。


  中国,这一国际轿车巨头的乐土,难道真的会成为重卡巨头们的滑铁卢?在狭小而特殊的战场上,将展开怎样的争夺?为了寻找答案,记者分别对戴克中国、沃尔沃中国和雷诺卡车公司进行了独家专访。


  沃尔沃(中国):我们成功迷惑了对手


  优势:中国进口重卡第一品牌,完善的售后服务体系,先人一步的市场优势;对中国市场的深刻理解,价值链上众多成功的客户群体。


  规划:通过向海尔、GE、IBM和丰田学习,建立世界最佳的价值链分销体系。与中国重汽合作巩固国产沃尔沃与进口沃尔沃的同一标准的目标,并同时促进交通运输业的模式转换。


  挑战:超越日本卡车成为进口卡车销量老大。与中国重汽的合作前途未卜,成为众多后来对手的靶子。


  中国市场有多诱惑,投资就有多大风险。


  2004年3月,无数人亲眼目睹了沃尔沃与中国重汽那场盛大的合作仪式。在接下来的一年多的时间里,关于华沃停产的消息让当初看好这场合作人大跌眼镜之余,也让众多跃跃欲试的跨国巨头们开始重新审视中国战略。


  在北京三里屯沃尔沃中国公司内的办公室里,一口北京话的沃尔沃卡车公司亚洲区常务副总裁、大中国区总裁兼首席执行官吴瑜章面对记者,并没有想像中的沮丧与回避,相反,他一脸轻松:“哦?如果我们的对手都这么认为就太好了,但我们不会被自己放的烟雾弹所迷惑,我们很清楚我们做了些什么。”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