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汽“被造假” 折射重卡业白热化竞争
中国重汽(000951,股吧)“造假门”是真是假?中国重汽到底有没有参与到排气国Ⅱ车型“虚标”国Ⅲ中呢?经济导报记者经过对厂商、经销商和第三方的多番调查,没有迹象显示中国重汽主动参与造假。“造假门”疑云背后,是整个重卡行业日趋白热化的竞争。
被指排放“造假”
日前,某财经媒体报道称中国重汽在四川攀枝花、内蒙古赤峰及包头、河北唐山等地的近20名客户,因购买的中国重汽排气国Ⅱ标准车型被“虚标”成国Ⅲ,导致这部分用户因尾气不达标无法上牌入户,并被交警和路政人员以“排放不达标”为由进行处罚。据称这是中国重汽经销商通过更改车架号,将国Ⅱ标准车冒充国Ⅲ标准配发合格证,中国重汽被指参与其中。
事件的缘由还得从尾气排放标准说起。我国从2008年7月1日起开始执行国家标准GB14762-2008规定,重型车上路执行更加严格的国Ⅲ尾气排放标准,尾气排放不达标的国Ⅱ标准车辆将不再允许上牌落户。此次引发“造假门”争议的正是这部分在2008年7月1日之后上牌的国Ⅱ车。
导报记者注意到,这篇报道的核心事件均发生2008年,而且并无太多最新动态。是什么让两年前的旧闻引起了某些媒体的关注?
厂家:竞争对手恶意中伤
中国重汽集团的宣传专员郭化南希望导报记者不要再报道此事,他认为这分明是竞争对手借助一些媒体恶意中伤中国重汽。“近年来,中国重汽始终产销量旺,年产各种车型十几万辆,订单都忙不过来,会为了几辆车去造假吗?”他反问道。
中国重汽在5月10日发布声明中称:“我公司产品的生产经营严格执行国家有关重型汽车的法律、法规,产品质量和排放标准均经过严格的检测,符合相关法律、法规规定的标准。”并严厉斥责“造假门”相关报道纯属虚假,而且“完全是个别竞争对手采取不正当竞争手段,对中国重汽进行的恶意中伤”。
经销商:既违法也无必要
河北庞大汽贸集团是全国最大汽车经销商,也是中国重汽最大的经销商之一。17日,导报记者赶赴唐山,专访了该公司负责中国重汽京津冀蒙晋区域的销售经理张进锋,每年由他经手销售的中国重汽车超过6000辆。
张进锋介绍说,由于国Ⅲ车价格比国Ⅱ车高,许多客户和经销商开始抢在新标准实施前购车。2008年上半年,中国重汽、一汽、欧曼、东风等重型汽车生产商都出现了订单井喷。而这部分流入市场的车,并不会在当年7月1日新标准执行后立刻销售给客户。当年国家给了几个月的销售过渡期,在这期间上牌落户都不会有任何问题。
$page$
2008年7月份之后重卡市场进入销售的淡季,经销商会积压部分库存。由于各家经销商的实力不同,过渡期后,还可能会有部分国Ⅱ车没有销售完,余下的这部分“尾货”自然也就面临上牌难的问题。张进锋说,当时他们采取了先上牌照后销售的方法,由销售公司预先为这部分车上了牌照,销售后再过户给客户。至于说为了上牌照去修改大架号,他认为这样既违法也无必要,因为过渡期后剩下的车屈指可数,实在没必要去冒险。
第三方调查:报道不属实
中信银行(601998,股吧)济南舜耕支行负责中国重汽在全国的保兑仓业务,事件发生后中信银行总行责成该行进行详细调查。导报记者拿到的该行最终调查报告的结论是:“报道不属实,重汽销售正常。”
该行负责中国重汽业务的客户经理胡女士告诉导报记者,她也是通过媒体才了解到此事的。在获悉这一消息后,他们分别向中国重汽集团的高层、重汽济宁商用车公司的领导,以及成都、赤峰、包头等地的多家经销商求证,他们均表示媒体对此事件报道不具有真实性,尤其是各地经销商都对中国重汽产品的质量和市场销售情况给予较高的评价。
重卡同业竞争激烈
“在激烈的竞争中,什么事情都有可能发生。”郭化南说。
在全球金融危机中,受惠于国家4万亿内需投资和大规模基础设施建设,“重卡市场”如沐春风,中国重汽占据行业统治地位的工程类车辆(自卸车和专用车)市场异常火爆。2009年,中国重汽实现销售收入超过550亿元,同比增长约10%;产销重型汽车超过12.5万辆,同比增长11.59%。
中国重汽形势喜人的背后,是重卡行业竞争日趋激烈。张进锋表示,在目前重卡行业的第一阵营中除了中国重汽之外,还有一汽、欧曼、东风、陕汽等厂家,销量都在6万辆以上。此外,第二阵营中的北方奔驰、华凌、红岩等二线品牌,在产销旺盛的刺激下,各家都在扩大产能。
尽管重卡行业产业集中度逐渐提高,但还有很多厂家不惧高资本和高技术门槛,酝酿进入这一领域。据了解,以轻卡为主的江淮汽车(600418,股吧)已经开始跨界生产重卡,华晨、奇瑞、柳州五菱等轿车生产商也正在加快进入重卡领域的步伐。
张进锋说:“这些产能一旦释放,重卡行业的竞争将更加白热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