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关键词: 商用车 卡车 冷链物流 冷藏汽车

软硬件待提高 冷链物流面临问题多

时间:2011/9/1 11:41:09 来源:上海国资 刘昌荣 作者:上海国资 刘昌荣 责编: 0条评论

我国农产品产后损失严重,据估算,仅果蔬一类每年损失就达到1000亿元以上

对于新鲜食材的追求,古来有之。随着冷藏技术的不断发展,这种需求变得更为现实,冷链物流也应运而生。

冷链物流泛指冷藏冷冻类食品在生产、储藏、运输、销售,直到消费前的各个环节中,始终处于规定的低温环境中,以保证食品品质,减少食品损耗的一项系统工程。

2010年6月,国家发改委发布的《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规划》指出,“我国规模化、系统化的冷链物流体系尚未形成,与发展现代农业、居民消费和扩大农产品出口的需求相比仍有差距。”

我国冷链物流产业的发展仍面临诸多问题。

● 软硬件均待提高

我国是农业生产和农产品消费大国,目前蔬菜产量约占全球总产量的60%,水果和肉类占30%,禽蛋和水产品占40%。近年来每年约有4亿吨生鲜农产品进入流通领域。

然而,与之形成鲜明反差的是,我国的冷链物流却与世界先进水平相去甚远。目前欧美发达国家的肉禽冷链流通率已经达到100%,蔬菜、水果冷链流通率也达95%以上。而在中国,这两个数字分别为15%和5%。也就是说,现阶段大部分生鲜农产品仍在常温下流通,不少在生产、屠宰、储藏环节采用低温处理的产品,在运输销售阶段又出现了“断链”。

就基础设施而言,全国目前有冷藏库近2万座,总容量为880万吨;机械冷藏列车1910辆、冷藏汽车20000辆、冷藏船10万吨,年集装箱生产能力为100万标准箱,如以人均计算,每人拥有的冷库容量仅7公斤。冷藏保温车占货运汽车的比例也只有3‰。有关 显示,目前果蔬、肉类、水产品流通腐损率分别要达到20%—30%、12%、15%。据估算,仅果蔬一类每年经济损失就达1000亿元以上。

中国仓储协会冷藏库分会秘书长刘龙昌告诉记者,中国冷链的发展起始于上世纪70年代,当时进行了较大规模的冷库建设。尤其是对猪肉等主要副食品起到了低温储存、调节淡旺季供应的作用。

但是,目前这些国有冷库中,近半已使用30年以上,冷冻冷藏设施普遍陈旧老化。

“冷链的核心是对温度的控制,国外已经能做到很精细的水平,但我们的大多数冷库都做不到。”刘龙昌举例说,在肉类冷藏中,最能够保留材料营养和口感的是冰温肉,也就是将产品核心温度控制在冰点(0℃)以下、肉类冻结点(零下3℃)以上。

“这是一个很小的温度区间,在几千平方米的冷库中,始终要保持这一温度,这样的控制技术我们的冷库还不具备。”刘龙昌说。

一些走在前面的企业也意识到了这个问题。

2010年5月,锦江国际集团与日本三井物产株式会社就低温物流合资项目进行合作,锦江与三井的股权结构分别为51%和49%。

实际上,锦江旗下拥有51万立方米、总容量11万吨的冷库,在规模上已经是上海第一,此次合作的目的并不只是为了规模扩张。

“引入三井后,他们的信息平台、人员培训等一系列先进管理技术将应用到我们企业,使仓储、分拣、运输等各环节效率大大提高,进一步提升我们冷链的精细化程度,再加上三井丰富的客户资源,这些都是我们所看重的。”锦江国际低温物流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张国美告诉记者。

● 标准不少,执行不严

“冷链产品对中心温度、冷藏车环境温度都有严格的要求,这势必会导致成本的上升。但由于目前国家没有统一的标准,很多企业采取了鱼目混珠的手法,但即便如此,消费者也很难察觉。”张国美认为,缺乏国家统一标准是制约冷链物流行业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

$page$

《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规划》也指出,目前“冷链物流各环节的设施、设备、温度控制和操作规范等方面缺少统一标准,冷链物流各环节的信息资源难以实现有效衔接,在发达国家普遍推行的相关管理办法和操作规范在我国尚处于推广的起步阶段”。这正是我国与国际先进水平差距的突出体现之一。

刘龙昌认为,缺乏国家标准固然掣肘冷链物流发展,但更使行业困扰的是,即便有了标准,也缺乏监管者去严格要求企业执行。

据悉,2011年初,商务部已经批准发布了《黄瓜流通规范》等7项国内贸易行业标准,并于3月1日起实施。这7项标准对黄瓜、番茄、青椒、洋葱、豇豆、鲜食马铃薯、冬瓜等主要农产品的商品质量、等级、包装、标识均作出了规定,对产地采购、运输、批发、零售等流通过程也提出了具体要求。

类似的农产品流通标准,目前不下200个,包括仓储、物流、销售等环节,可是大多数仍停留在纸质化阶段,对实施情况缺乏有效的监督。

“这主要是因为,现在的冷链物流标准只是推荐性标准,对不执行标准的相关冷链物流企业缺少制约办法。”据悉,《低温仓储作业规范》、《食品冷链物流追溯管理要求》及《冷库管理规范》等三项重要全局性国标目前正在制订之中,预计将于今明两年先后出台。

刘龙昌同时认为,本该承担这一监管责任的行业协会,实际上只是一个松散的组织,缺乏相应的管理权限,“就连冷库管理员的资格证书,都需要政府有关部门颁发”。

● “逼上梁山”

冷链物流首先是服务业,服务理念的转变对于企业的发展也至关重要。在这点上,不少冷链物流的客户深有体会。

菜管家是一家进行网络生鲜食品销售的电子商务公司,创业之初,企业便遇到了物流难的问题。与一般电子商务公司不同,菜管家的货品普遍具有体积大、易腐坏的特点,对物流要求极高,快递等传统第三方物流企业无法满足企业的要求。

“我们也曾寻找第三方冷链物流的合作伙伴,但发现上海几乎没有适合我们条件的物流公司。”菜管家电子商务有限公司物流副总监高楸雨告诉记者,其原因在于,上海的冷链物流企业目前普遍运营B2B业务,主要在供货商与销售网点之间进行物流,“其管理模式与车辆配置均是为了集中订单,大宗货物运输,与我们零散货品、送货到门的需求尚有不小的差距”。

在与多家冷链物流公司合作未果后,菜管家决定自己发展物流部门。他们从企业需求出发,购入了一批0.5吨的长安货车,改造后基本满足了自身的物流需求。

“目前货舱温度能够达到2.5℃,另外我们会将低温货品放入保温箱,再置入货舱,保证其温度要求。”高楸雨表示,这样的运输环境能够连续16个小时保证产品的品质,而菜管家目前的物流时间都在10小时以内。“就是我们的送货员比较辛苦,因为发动机功率有限,保证了货舱降温以后,车厢空调就不能使用了。”

物流企业不愿意改变既有服务模式,菜管家是被“逼上梁山”的。

“只能我们自己去做,希望闯出一条路以后,能带动这些企业。”高楸雨表示,“并不是说,所有的冷链物流公司都要做宅配,但是希望这些企业能多了解客户和消费者需要什么。”

张国美也指出,服务在物流业中的重要程度正在逐步提高。在国外,新型物流服务模式早已出现,“也就是在生产商、销售终端及第三方物流之外,通过掌握的信息,来配置撮合物流业务,在提高物流效率的同时,也能从中获利。虽然目前还有一定的差距,但这是我们努力的方向。”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