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关键词:上海日野 变速器 商用车 发动机 

【原创】上海日野的“推球术”

时间:2009/6/26 9:50:00来源:谢光耀作者:谢光耀责编:0条评论

  

商用车世界网记者 谢光耀

 

『前言』

 

    有一名世界第一的保险推销员,在他的退休大会上吸引了保险界的精英参加,当人人询问他推销保险成功的秘诀时,他微笑表示不必多说。

 

  这时,全场灯光暗了下来,接着从会场四周出现了四名彪形大汉,合力扛着一座铁马,铁马下垂着一只大铁球。当现场人士丈二金刚摸不着头脑时,铁马被抬到讲台上了。

 

    那名保险推销大师走上台,朝铁球敲了一下,还是没动,于是他每隔五秒就敲一下,还是没动,于是他每隔五秒再敲一下,坚持到底,持续不停,但是铁球还是纹丝不动,渐渐地台下的人士开始骚动不安,陆续有人离场而去,但推销大师还是自顾自地敲铁球。人愈走愈多,留下来的只剩零星几个,终于,大铁球开始慢慢晃动了,经过四十分钟后,大力摇晃的铁球,就算任何人努力也不能使它停下来。

 

    每当记者采访上海日野时,都会想起这个故事。

 

    上海日野发展的一点也不快。甚至跟很多中国企业比起来,上海日野发展的太慢了。但是,记者总有感觉,按照现在上海日野既定的有条不紊的步伐发展,也许哪天上海日野就会像那个大铁球一样,停都停不下来。

 

 

上海日野6月24日在北京举行了集团客户座谈会。会上,上海日野高层接受了记者采访

 

既定方针

 

    在业界,上海日野以较高的发动机品质而饱受褒扬,又以高价格和低国产化率而备受诟病。

 

    从2005年上海日野P11C重型机投产之日起,至09年6月,上海日野从中国本土供应商采购的零部件约为35%,销售区域只集中在北京和广东等几个大区。就在这几年时间里,国内重卡市场快速发展,已经从05年的23万翻番到去年的52万辆。

 

    四年35%的国产化率,上海日野是否已经大大落后于市场发展的步伐?

 

    为此,不少客户向它提出了加速本土化、降低配件价格的建议。然而,上海日野发动机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魏埃勇有他自己的看法。

 

    “公司的一贯理念是品质至上。当国产化与高品质发生冲突时,我们会毫不犹豫地选择后者。从05年到09年,我们累计销售发动机1万台,产品质量一直保持较好,百万公里无大修的承诺也已经实现。”在魏埃勇看来,国产品牌的发动机跟国外竞品相比,在技术指标方面已相差不多,要保持高端定位,上海日野只有在精细管理、精准工艺等方面做足文章,才能使产品的综合性能更高一些。而国内很多本土供应商恰恰在工艺细节、生产一致性和现场管理上无法满足国产化的严格要求。

 

    “日本人在筛选供应商、执行国家标准法规方面一丝不苟,没有变通可言。比如,去年7月1日后国2发动机不能销售,一些厂家采取了一些灵活对策来缓冲压力,但日方严格按照国标来执行,7月1日后就不再允许生产任何国2发动机。”魏埃勇说道。

 

    也正为此,在快速扩容的市场诱惑面前,上海日野不为所动,坚定不移地朝着既定目标前进,“自顾自地按照自己的节奏,敲着铁球”。

 

两件大事

 

    尽管表面看起来,进度不快,但实际上,上海日野敲铁球这样的内部功夫一直都在进行着。

 

    “公司明后年的工作重心,一是提升产能和销量,第二就是继续推进国产化”。魏埃勇告诉记者,目前P11C的多数外围件都实现了本土采购,下一步要按照计划,在2年内推进一部分关键部件的国产化。“比如发动机曲轴、缸盖等”。

 

    对于公司07年底从外方引进的另一款7.7升中型柴油机J08E,魏埃勇透露,由于这款发动机目前还处于CKD组装阶段,因此,公司制定了一个初步计划,商讨要先期国产化的零部件品种。

 

    在推进本地采购的同时,上海日野提出了2年达到年销2.5万台的目标。“跟国内同行一出手就是5年中长期愿景相比,我们一般制定的是2年计划。”魏埃勇表示。

 

上海日野“推球”

 

    年产销徘徊在数千台、缺乏规模优势、似乎一点也不着急……

 

    所有这些,都令记者想到了同样是外资公司的采埃孚杭州变速器公司。这个工厂属于ZF独资工厂,在经营理念和思路上跟上海日野有很多相似之处——有明确的产品定位和既定目标,有统一的实施步骤,有条不紊,不慌不忙。ZF(杭州)公司06年小批量投产以来,每年产出变速器两三千台,但采埃孚中国副总裁霍茨纳告诉记者,他们的目标是几年后达到年销3万台左右。

 

    也许就像那位保险员一样,“这两个公司正在一点一点地晃动中国商用车市场这个大‘铁球’,他们有耐心,不急不躁,不为周边同行的急急忙忙和风风火火所左右。”一位业内人士评价说,这两家企业可能在较长一段时间都难以突破5千台的瓶颈,但随着中国市场环境的改变和自身实力的积累,到了某个临界点上,其销量就会有一个大的“爆发”。

 

    “上海日野虽然是一个小公司,但我们奉行诚信经营、稳健经营,绝不急功近利。”魏埃勇认为,国内同行在市场灵活性和策略变通性上比日野要强得多,但“我们觉得,聪明人走得快一点,老实人走得远一点。”

 

    上海日野会不会像那个大铁球一样,在某个时段突然爆发呢?没有人能说出准确的时间表。但有一点可以肯定的是,上海日野的未来,并不会按照我们的常规推断发展,因为,也许在上海日野“身体”里已经聚集了很多能量——只是,这些能量还没有到爆发的时候。

 

 

延伸阅读

 

    上海日野发动机有限公司,是上海电气集团与日野自动车株式会社2004年以50:50的比例成立的合资企业,拥有员工280人。公司运营之初即确定走高端路线,主要生产P11C 11升重型柴油发动机,2007年底引进J08E中重型柴油发动机,目前产品线覆盖P11C、J08E、J05E(为工程机械和日野在华 厂配套)三大系列,OEM厂商集中在三一重工、华菱、重汽、北奔、欧曼、一通三龙、安凯、青年、申龙等卡 制造商。

 

    公司国3产品采用电装高压共轨技术,国4实现方案有两套,J08E主要采用高压共轨+SCR尿素还原,P11C有高压共轨+SCR和高压共轨+EGR冷却式废气再循环两套方案可供选择。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