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关键词: 商用车    卡车 商用车巨头加速入华 合资合作出现新模式 

商用车巨头加速入华 合资合作出现新模式(图)

时间:2009/9/7 8:38:29来源:郑雪芹作者:郑雪芹责编:0条评论

 

    由于金融危机对海外商用车市场造成严重冲击,相比欧美市场,今年前7个月先抑后扬的中国商用车市场更有吸引力。随着依维柯、沃尔沃、奔驰、雷诺、日野、MAN公司纷纷与中国企业展开深入合作,在商用车领域,跨国企业与中国企业联手争夺中国市场的新格局正在形成。从单纯引进新车型,到引进资金和技术发展自主品牌,在这新一轮合资浪潮中,商用车企业间的合资合作出现了一些新的模式。 

 

合资步伐加快 商用车巨头加速入华 

 

    近段时间,跨国巨头与国内企业合资的消息纷纷传来。一汽通用轻型商用汽车有限公司终于2009年8月30日修成正果,江淮也传出与北美卡车巨头卡特彼勒和纳威司达即将合资的消息。 

 

    经过新一轮合资合作后国内商用车市场竞争将全面升级,当前世界商用车巨头纷纷布局中国市场,并且有加速的迹象。与此同时,经过多年来的发展,在中国市场的合资合作策略也逐渐成熟,合作成功率大大提高。至此,中国商用车市场在出现中日合资(如广汽日野)、中欧合资(如上汽依维柯红岩、福田戴姆勒)之后,终于也出现中美合资。 

 

    但与乘用车领域合资背景不同的是,由于中国商用车企业占据了国内市场的主导位置,因而在合资领域中,中方的话语权也普遍较大。如在福田和戴姆勒的合资中,不仅完整保留福田的品牌,戴姆勒还计划将福田汽车推向全世界;而中国重汽和MAN的合资中,MAN除了输出技术外,更像是个财务投资者。

 

 

 

巨大市场潜力及产品结构提升催生合资需求 

 

    多年以来,我国商用车市场保持了10%以上的平均增长速度。其中中重卡市场更是发展迅猛,所占的市场份额逐年上升。尤其是在遭遇金融危机的2008年,商用车市场在美国、印度出现大幅下滑的情况下,仍然保持了5.2%的增长,市场潜力巨大。 

 

 

来源:中国汽车工业协会

 

 

来源:中国汽车工业协会 

 

    今年上半年,在金融危机的影响下,我国商用车市场先抑后扬, 2009年1-7月份实现了3.9%的正增长,其市场的回暖离不开我国整体经济形势的好转。同时,国家实施的“汽车下乡”、“以旧换新”等鼓励政策也使得一度在低谷徘徊的商用车市场加大了反弹的力度。今年下半年,随着我国经济的逐步好转和相关鼓励政策的进一步显现以及国家有关基础设施投资项目的相继展开,商用车市场的销量有望实现稳步的增长。 

 

    面对国内如此巨大的市场潜力,跨国商用车巨头其实无时无刻不在寻找入华的机会,以赚取丰厚的利润,这一轮合资高潮不过是外国商用车企业这种强烈愿望的表达。 

 

    另一方面,随着我国汽车工业的快速发展,节能减排逐渐成为政府工作方向。而在商用车行业,产品低端、技术落后的现象却仍普遍存在,尤其是重卡车型,“多拉快跑”的超载现象仍屡禁不止,甚至有国外重卡巨头称国内的某些产品与之有着20年的技术差距。与此同时,我国商用车因排放标准不达标,在出口欧美等海外成熟市场时屡屡碰壁。因此,改善产品结构、引进先进技术成为国内商用车企业的发展规划,这无疑催生了与国外巨头合资合作的需求。 

 

    此外,合资合作的基础与每个企业自身的战略需求也密不可分,如在当前国家汽车产业调整与振兴规划“做大做强“的重组导向下,国内汽车企业纷纷加速全系列扩张,完善产品线,以便在重组中获得更多筹码。在市场上比重较小的江淮重卡在获得卡特彼勒和纳威司达的资金与整车和发动机等具有竞争力的技术后,其随后在与奇瑞汽车可能进行区域重组的话语权将大大增强。

 

商用车行业的合资合作出现新模式 

 

    在中国乘用车领域大行其道的50:50合资模式,已经多次被证明在商用车领域水土不服。在2003年前后的第一轮卡车合资潮中,从山东华沃的偃旗息鼓,到德国MAN与陕汽谈判的无疾而终,合资即失败似乎已经成了商用车行业的魔咒。 

 

    商用车领域中外合资屡屡失败的原因,除了国际巨头的产品过于高端昂贵等因素外,合资公司对于品牌定位和划分的分歧也在其中起到重要作用。中国商用车经历了50年的发展,其自主品牌的地位比较乘用车而言不可同日而语,因此在合资过程中如何保留乃至发展自己的品牌,成为中外双方难以调和的一个重点。 

 

    基于此,近年来的合资模式虽然大部分企业仍恪守50:50的对等持股,但却演变出了一些新的内容。从广汽日野,到福田戴姆勒,再到最近的一汽通用,其在合资的前提条件中,无不保留了自主品牌,如上汽依维柯红岩、广汽日野均为双品牌运作;而福田戴姆勒合资公司甚至只为打造福田旗下的欧曼品牌服务;一汽通用商用车公司暂未明确引进何种车型,却也明确表示仍将使用一汽解放品牌。 

 

    除了中国重汽和曼、福田戴姆勒、上汽依维柯、广汽日野之外,数度败走中国的沃尔沃还在不断地与东风汽车接洽……可以预见,在未来相当长的一个时期内,“技术转让+股权投资”将成为我国商用车企业和外方合作的主要模式。 

 

 

外资搅动中国商用车行业 竞争格局或变 

 

    经过了几十年的发展,我国自主品牌商用车面临技术升级的需求。进行技术升级有两条路可走:一是进行自主研发;二是对外合资合作。根据我国企业的实际情况,多数企业更愿意走第二条路。国外先进技术加上在中国生产的低成本优势,会非常有竞争力。通过对外合作引进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无疑会使我国自主品牌商用车有更大的发展。如福田汽车与奔驰合作,一个显而易见的好处是,欧曼品牌重卡可以借助奔驰的全球销售网络,快速进入国际市场,同时依靠奔驰技术对欧曼重卡进行技术升级。这不仅对于我国商用车产品技术的提升产生促进作用,而且加速了进军国际市场的步伐。 

 

    与此同时,非常值得关注的是,在一些商用车企业的中外合资合作项目中,双方的合作模式也发生了重大变化。合资的企业从使用国外品牌、生产国外车型发展到中外双方共同经营中方品牌,联手进军国际市场。比如不久前中国重汽与德国曼的合资就是采取了不导入外方品牌、先进行技术合作的模式。这种变化一方面是基于中国商用车市场的现状——与乘用车市场不同,我国商用车市场具有鲜明的需求特点和独特的产品结构,外方的卡车产品并不适合现阶段的中国市场,另一方面也反映出,在这一轮合资合作过程中,外方的战略比以往更加灵活,中方的话语权逐步增强。 

 

    由于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很多商用车企业都在努力寻找新的发展机会,而随之而来的,包括我国在内全球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