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再舜:重汽欲实现商用车帝国梦?
自2009年7月15日至今,中国重汽与曼(MAN)合作合资生产重型发动机和重型卡车为其标致,中国重汽一年多来一举进行了一系列的大手笔的兼并收购圈地战略布局活动,从大西南至东南沿海,纵横捭阖所涉及的车企有国内顶级中外合资企业、本土农用车企业;产品线所覆盖的车型包括重、中、轻、微全系列商用车以及其他专用车、改装车产品业务,形成了一个庞大的集卡车、 及发动机、机械工程生产及采购营销体系的帝国,其战线拉得纵横大半个中国,一个超级巨大的中国式的汽车制造业托拉斯集团已经形成雏形。
$Next$
不过笔者认为这种超大超长超弯型的战线可能是一把“双刃剑”,如果不能完全控股控制,如在财务、人事、资金、销售及采购渠道等上不能完全控制,特别是在新产品研发、老产品更新换代及全方位的技术与资金上给予充分及时支持,能够尽快地进入除重型卡车以外的 、轻卡、微卡等陌生的领域而取得相当大的产品和市场绝对优势的话,那以上的兼并收购重组合作就完全是一场有其表而无其实的 “作秀”罢了。远的不谈国外,近二十年来在国内演绎的一场场什么“联营公司”、“股份有限公司”等等,许多最后都是借壳或空壳上市,双方利益分摊不均,与所在地地方政府关系恶化而反目为仇、眦目怒瞪,直至最后分崩离析而分道扬镳。
但笔者坚信既精明、聪明又高明的山东中国重汽人,在去年下半年和今年上半年遭遇“喝油门”和“黑烟门”的“假国III”与操控非重汽品牌6×2重卡不得在山东省过境与上牌的事件风波之后,更不会“大意失荆州”的,现在已经作为一个国际性的大公司,是不会重蹈覆辙低级性失误而遭遇业界病诟的。
$Next$
$page$
中国重汽用EGR技术在去年7月1日国III排放标准实施之前,成功地避开了使用高压共轨喷射系统带来的高成本,并迅速赢得了市场,所谓“假国III”销量直线上升。但颇具讽刺意味的是,中国重汽的竞争对手们很快倒向EGR,时至今日主流重卡企业几乎都有了自己的EGR产品(假国III)。有业内人士指出:“中国重汽胜利了 但中国的环保政策失败了”。然后笔者却不这样认为,如重汽去年推出了高端新品豪沃A7招牌产品,在这款装备了国内唯一AMT变速箱,重汽没敢在豪沃A7用“假国III”的EGR,而是用了先进的电装提供的共轨系统,重汽不敢在刚推出的招牌新产品上玩火自焚。反正真真假假假假真真,现当下已成为中国的国情和特色,不必大惊小怪的。
$Next$
中国重汽要做的不仅是中国而且是世界商用车帝国决心与信心是不可动摇的,并为实现这一中国汽车人的梦想在争分夺秒地拚搏迈进!以下是自去年以来,中国重汽在国内外汽车领域的几大手笔历史性事件回眸与浅析:
1、2009年7月16日 全球著名卡车领先制造商德国MAN公司,以5.6亿欧元(约合54亿人民币)的出资认购中国重汽香港公司25%的股份,双方近日宣布,已经签署长期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协议。德国曼入股中国重汽,提供TGA整车制造技术及D08、D20、D26全系列发动机技术。中国重汽在自主品牌享有充分的自由权,重汽的品牌不会受到影响。在国际市场上,重汽与曼则采取分品牌销售策略,重汽品牌以发展中国家和地区为主,逐步向一部分发达国家过渡,这是一个中、德双赢的结局。
2、2010年3月8日,中国重汽集团泰安工业园特种车项目开工奠基仪式在泰安高新区举行。以中国重汽集团泰安五岳专用汽车有限公司为依托,合作发展特种汽车产业而建立的,进一步优化中国重汽的产品结构项目全部建成后,将形成年产5000辆汽车起重机和3000辆特种汽车的生产能力,预计实现销售收入36亿元、利税4亿元以上。
$Next$
$page$
3、2010年9月8日,中国重汽与福建永安汽车公司签约,将在福建三明市设立商用车公司项目。项目建成后,将形成年产中、重型及轻型卡车8万~10万辆的生产能力。布局沿海线,而且重、中、轻全上,抢占华东、华南、华中原本传统东风二汽的市场,以及众多轻卡车企在东南沿海的固有市场,同时又打开了向台湾及海外市场的另一条通路。
4、2010年9月21日,在德国汉诺威召开的第63届IAA商用车展览会上,全球第三大商用车公司曼MAN集团派驻中国重汽的执行董事潘庆表示,除重卡之外,将探讨在 和轻卡领域合作的可能性。(注:2009年7月15日,MAN 5.6亿欧元入股中国重汽,获得25%股份,在董事会中拥有四个席位,其中包括一位执行董事,三位非执行董事。潘庆即为代表MAN集团入驻中国重汽的执行董事。潘庆在加入MAN集团之前,曾在大众汽车公司任职,参与大众公司中国战略的制定)。潘氏的表示,表明了德国曼将与中国重汽共同进入 和轻型卡车制造这一相对于重汽较陌生的生产制造领域。
5、2010年09月28日,“中国重汽集团成都王牌商用车有限公司”揭牌,这是继8月23日中国重汽(香港)有限公司与成都王牌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在成都签订合作协议后,同时,年产40万辆商用车项目也正式启动。根据协议,中国重汽与成都王牌集团共同出资,设立“中国重汽集团成都王牌商用车有限公司”,发展重、中、轻、微全系列商用车以及其他汽车产品业务。2015年,将实现10万台中、重卡,30万台轻、微卡的目标。
$Next$
中国重汽通过与成都王牌成立合资公司,完善了在西部市场的战略布局。拟生产的产品囊括重、中、轻、微全系列,而且要在四年时间内实现年产40万辆商用车的目标。但有一些业内甚至重汽朋友认为这一战略目标不太靠谱,有放卫星冒进之嫌。
凡从汽车生产制造厂家出来的人都知道,在短暂的四年不到的时间内,要建设一个新厂区布置全新的生产厂房、四大总成设备到位以及设备调试和人员培训上岗等等巨大的工作量,要一时实现重、中、轻、微的全系列40万辆开花结果,岂不是纸上谈兵的?重汽本部去年才产销中、重卡11万多一点,今年最多也可能在20万辆左右,四年之后是否能在一个异地工厂新开工生产,一下子就能年产重、中卡车10万辆?岂不是有些天方夜潭了!
$page$
此外,四年之后也是同步年产轻、微卡车30万辆,几乎与干了十多年的北汽福田旗鼓相当,甚至超越了东风汽车。笔者无法得知这一规划目标的底气来自何处?其产能实现的利器又来自何方?或许重汽能够挖掘王牌农用车的产能潜力以最大化地实现其目标是有可能的!凡去过四川市场调研过卡车的人皆知,“王牌”汽车四川绝对是王牌,“王牌”汽车是特别为四川“难以上青天”的道路而设计的王牌车,其他品牌的车或许在崎岖的山路上抖擞二、三下就爬窝了,但“王牌”汽车却能象坦克车一样地向前飞奔。因为“王牌”汽车的底盘与刹车系统是吃小锅特别制造的。所以,笔者认为,皮实耐用“王牌”汽车的招牌重汽千万不能丢弃,大西南的山区农村消费者还只认“王牌”。况且“王牌”的产销量还不错,完全有可能助力重汽实现年产40万辆商用车的宏大目标。
6、据报导:“潍柴准备以6000万元的评估价格收购上海汇众重卡业务”,但一个休息日过后风云突变。孰料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就在谭旭光志得意满准备出手之际,马纯济抢先一步拿下了上海汇众。9月13日中国重汽已抢先一步,从山东老乡同时也是老冤家——潍柴手中闪电般抢下上海汇众。这对急于打造“黄金产业链”的谭旭光再一次栽在了他的老对手马纯济的手上,一周惊变马纯济终结谭旭光的上海重卡整车美梦。
2010年9月23日中国重汽董事局主席马纯济在德国汉诺威参加商用车车展上公开表态说:“中国重汽确实收购了上海汇众的模具、技术等主要技术资产,已经签订了收购协议。”“之所以购买上海汇众的重卡技术,是因为上海汇众的重卡技术来源于韩国双龙,而韩国双龙的重卡技术源自于德国奔驰的重卡技术平台,有些技术很不错。”马纯济先生进一步完美地自定自豪解释道。
上海汇众汽车制造有限公司当下设有七大生产基地,拥有四家合资企业,主要有轻型 、重型卡车与轿车底盘系统三大业务板块,其中偏日韩系外型的重卡系列年生产能力10000辆,但近十年以来,上海汇众重卡的年销量仅此成百上千辆,其市低迷凋闭。笔者认为汇众重卡不被中国市场认可的主要原因如下:一是日系车型不被国人认可的欧系所青睐;其二是吨位过低,不能满足中国消费者的超限超载的需求;其三是车价和零配件售价太高;再者是经销商的网络布点太少,售后服务跟不上;另一原因是广告宣传不到位。
笔者认为,既使今后汇众重卡不在上海生产而移居他地,其厂区位于上海市寸土寸金之地,若作为商地产开发,也能够赚个盆满钵溢,这就是高明的重汽人甩出的大手笔。
从目前看来,中国重汽不仅在山东的济南、济宁设有整车生产基地,而且眼下又在四川的成都、绵阳设有整车和专用车基地,并且在福建的三明也有生产基地,生产和销量区域不仅此局限于华东、华北地区,而是覆盖了整个西南、东南地区。此次再将汇众重卡收入囊中,生产车型不仅可外衍延伸至轻客、轻卡厢式货车甚至可以向大型 发展。
除华北之外,华东地区历来一直是中国重汽的优势市场区域,特别是长三角历来也是中国重汽的重点主营销售地区。收购汇众重卡业务之后,中国重汽在这一地区的区位优势将更加明显。另外,华东地区历年来对高端重卡产品的接受程度和需求量,以及沿海城市港口运输需求的不断增长以及出口便利等,这都能为中国重汽的高端产品需求提供市场切入点,如HOWO-A7、SITRAKT7系列高端专用、牵引、自卸车在这一区域完成销量的成绩单最好。
收购汇众重卡业务之后,中国重汽在这一地区的天时、地利因素区位优势将更加明显。此外,上海的地理位置也将为重汽节省一些物流成本,比如杭发发动机的就近配套等。今年是中国重汽兼并收购并完成本轮扩张圈地的主旋律。相信精明、聪明和高明的中国重汽人能把资源整合得更好,获取更大的优势。
日前,据港媒报道,为了融资扩大资金链,中国重汽计划在香港发行人民币企业债,希望最快于本月内发行,规模约10-20亿元人民币。发售对象只为机构投资者,发行的孳息率应约3厘。至于计划紧接中国国家开发银行拟本月中旬起销售人民币债券後面世的中国进出口银行,冀最快11月初推出人民币债券。
$page$
另据2010年9月27日英国《金融时报》载文:中国重汽(Sinotruk)的目标是在5-10年内跻身全球前三大卡车制造商(按产量计算),这突显出中国工业企业日益膨胀的雄心:成为全球领军者,中国重汽将在最短5年内跻身全球三甲。中国重汽执行董事潘庆向媒体表示,中国重汽今年已超过印度塔塔汽车(Tata),成为全球第四大汽车制造商,目前正寻求缩小与全球最大的卡车制造商德国戴姆勒和两家本国竞争对手东风和一汽之间的差距。
中国重汽近年来的一边串战略意义上收购、兼并与重组的大手笔值得关注与研究。但愿中国重汽能够在五年内跻身全球三甲,成为世界级的商用车帝国,这也是每一位炎黄子孙的骄傲与荣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