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关键词:商用车 卡车   一汽解放 解放j6 重卡 

一汽解放 自主大旗到底还能扛多久?

时间:2011/7/18 7:58:48来源:方得网 姚蔚作者:方得网 姚蔚责编:0条评论

 

自主两个字,很难吗?


    答案是肯定的。假如不是这样,中国的轿车企业为什么大部分都是合资企业?中国的卡车企业又怎么会掀起一股新的合资大潮?


    解放,是在这股合资大潮中仍然坚守完全自主的卡车品牌(有的合资的企业也在坚持自主,但不是完全意义上的)。

 

 $Next$

 

解放第一代卡车


    从1956年7月13日,中国第一辆汽车,也是第一辆解放牌卡车下线到2011年7月15日,第10万辆第六代解放卡车——J6卡车下线的55年时间里,中国汽车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品牌从多到少,解放卡车也从第一代,发展到了第六代。在这55年中,贯穿解放发展始终的,就是自主两个字。

 

坚持自主难就难在,不但要有创造力,更要有竞争力。不但要能自主创新出我们没有的产品,更要和国外已经发展多年的产品和技术相竞争。

 

自主与技术引进的较量

 

解放推出的第一代卡车,难就难在没有人教我们怎么做。一汽要完全摸索着,研发设计并制造我们自己的卡车。那是个封闭的时代,没有技术来源,没有零部件,一汽硬是从零开始,建立起零部件配套体系,完全自主地开发出中国的汽车。

 

解放从第二代产品开始,就有了竞争对手。解放不但要把产品研发制造出来,还要具备竞争力。

 

如果说解放中卡产品的竞争对手还都是中国产品和技术的话,那么,从解放推出重卡产品开始,就要和国外技术展开竞争了。

 

解放奥威是解放的第五代产品,也是解放真正意义上的第一代重卡产品。解放奥威于2004年上市,奥威上市时的竞争对手则是引进技术后的第二轮改良重卡。


    重卡行业第一轮技术引进的是上世纪80年代的欧洲重卡技术。中国重汽、陕西重汽和老红岩,都是1983年引进的奥地利斯太尔(现在合并进入德国曼公司)技术,后来的北汽福田欧曼的技术来源也是源于此。北奔重卡,则是在1988年引进的德国奔驰重卡技术。

 

 

再后来的引进技术就更进了一步。

 

比如,重汽豪沃是基于斯太尔平台,但驾驶室则来自沃尔沃公司赠送的上世纪80年代产品;陕汽德龙F2000来自曼重卡上世纪90年代的技术;重卡黑马华菱引进的是日本三菱扶桑上世纪90年代的技术,并可以保持十年的持续更新;江淮重卡,其中有韩国现代和奔驰技术的影子。

 

从发动机开始都是自主开发的解放奥威在上市伊始,也遇到了一些问题。由于不具备造重卡的经验,特别是对中国重卡严重超载的现象认识不足,解放奥威遇到了车桥和车架因禁不住严重超载而断裂的现象。但解放及时适应了中国的超载市场,奥威重卡在质量改进后迅速上量,并很快成为重卡市场的佼佼者。

 

$Next$

 

解放第六代卡车

 

$page$

 

解放第六代产品——解放J6是在完全自主基础上,同时借助全球技术和零部件开发研制的新一代重卡产品。由于有了J5上市的经验教训,J6上市后便很快适应了市场。从2007年上市到现在,解放J6作为高端重卡,其销量已经突破了10万辆。

 

正是由于解放J6,这个基于自主研发平台的重卡产品取得了市场成功,因此和其配装的发动机一起被授予中国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这也是迄今为止汽车行业惟一获得的此奖项。

 

自主与合资的较量

 

解放J6虽然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但是,未来的竞争之路,会更加惨烈。

 

从现在开始的重卡竞争,已经不仅仅是技术的竞争,更是管理方式的竞争。因此,中国重卡现在兴起的新一轮合资潮,不仅仅看重的是跨国公司的技术,更看重的是跨国公司的管理。

 

东风商用车借助与日产的合资,在精益化生产上取得重大突破,近年来生产管理水平和成本控制能力不断提升,今年,在市场上有着突出的表现;上汽依维柯红岩在合资后,经过了两年多的磨合,在今年也开始发力,在市场上取得了不错的表现。

 

另外,中国重汽和曼的合资,成果应该在今年年底或者明年有所表现;北汽福田和德国奔驰的合资已经走到最后程序,合资大幕即将拉开;江淮重卡和美国NC2的合资万事具备,只欠开业。

 

历数中国主流中重卡企业,有谁还在坚持完全的自主?

 

算算能生产发动机的中重卡企业,可以这么说,现在和未来几年内,只有一汽是完全自主的。东风商用车、中国重汽、北汽福田、陕汽重汽、江淮汽车这些已经在生产或者即将自产发动机的卡车企业,无一不是已经或者即将合资的企业。

 

北奔重卡和华菱重卡都是引进技术的企业,而且,现在有消息称,北奔重卡正在与美国的佩卡集团谈合作,未来也有可能走进合资阵营。

 

孤独的解放卡车,还能一直这样坚守完全的自主吗?

 

不得不承认,作为发展了一百多年的国外重卡企业,在整车特别是发动机技术,都远远领先于中国。在即将到来的更加激烈的竞争中,在解放卡车和国外技术与管理贴身肉搏的战斗中,解放会一直坚持完全的自主吗?解放能在竞争中取胜吗?

 

笔者认为,第一个问题的回答是“肯定是”。有这样一个说法;“解放是一汽的根 自主是解放的根”。没有了自主这个根,解放又怎么样枝繁叶茂,硕果累累?这个迈出了中国汽车工业第一步的“解放汽车”,这个历经了种种磨难的“解放汽车”,这个面临过一次次生死考验的“解放汽车”,这个有着共和国汽车长子之称的“解放汽车”,一定会把自主这面大旗继续扛下去的。

 

现在的问题不是一汽会不会坚持自主,而是,自主的一汽能不能在合资企业包围的市场中取胜的问题。

 

对于解放而言,提升管理水平可能比技术提升更为任重道远。新一轮的卡车企业合资,之所以不采取引进技术而采取合资形式,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这些企业不但要提升技术水平,更要提升管理水平。现在,东风商用车在管理水平上的提升,已经为其在今年的市场竞争中赢得了相对的优势。

 

一汽有着全国卡车企业中最大的技术中心,有着中国最一流的研发团队,有着大量带来国外先进研发流程的海归人员,还有着一支技术过硬、经验丰富的工人队伍。

 

但是,解放有没有一支掌握了世界最先进管理经验的管理团队呢?对于某些研发工作,比如发动机中某项技术、驾驶室都可以外包给国外最先进的公司,可是管理,是否能够依靠外包来保证高水准呢?

 

卡车是一个涉及国家安全的产业。当打起仗来,我们需要完全自主的产品,我们希望我们有着秘密的运输工具,是国外公司完全不了解其技术和工艺的工具。这个任务现在看来,也许只有解放来完成了。解放,一个凝结着无数中国人的希望梦想和骄傲的品牌,是否能够在未来的与国外品牌,与合资公司的竞争中取得完胜呢?

 

2012年的7月15日,2013年的7月15日,2016年的7月15日……当一个又一个7月15日来到时,解放也许会给全中国、全世界做出更多的回答。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