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关键词:  卡车 商用车 解放 重卡 出口 

2012受累于出口 解放尚能老大否?

时间:2013/1/9 8:49:36来源:方得网 作者:姚蔚责编:0条评论

 

出口是解放的一个软肋
出口是解放的一个软肋

 

笔者认为,这首先跟出口的主力车型有关。我国的自卸车在国际市场具有非常强的竞争力,因此自卸车产品较强的企业出口量也多。而自卸车本来就是重汽、陕汽的强势产品,出口量自然相对较大。

 

不过,笔者认为,这还不是最关键的原因。因为,单从自卸车的销量看,东风、解放、欧曼也不算很差,不至于与重汽、陕汽有如此大的差距。

 

笔者认为,之所以有这种现象,原因一是集团性质的汽车厂家,进出口业务都属于“专营”,即由集团专门的进出口公司负责各子品牌的出口;而非集团性质的企业,如重汽、陕汽,则由企业本身直接负责出口业务。

 

这就是说,对于出口业务,在重汽,由重汽董事长马纯济和总经理蔡东直接负责;在陕汽,则由陕汽董事长方红卫直接负责。而东风商用车本部、一汽解放销售总公司以及欧曼本部(现在福田戴姆勒公司)都不负责出口业务(国内经销商边贸除外)。

 

因此,对于大型汽车集团,单独设立进出口公司后,由于管理路径过长,对市场反应变慢,以及各单位之间的接口是否顺畅的问题,阻碍了企业的出口量,使其始终难以爆发式增长。

 

体制不变  出口难以提升

 

在重汽的年会上,马纯济谈到带队前往非洲,一举拿下2000辆的出口大单等案例。相比之下,在解放的年会上,放的宣传片则是简单的表述,公司何时出口某地,出口几十辆等信息,百辆的订单都并不多见。

 

在出口销量上,解放与重汽、陕汽仅数量级就相差悬殊——比重汽的出口销量少了2万多辆,比陕汽的少了12000辆。这对于解放国内市场的经营压力,可想而知。

 

至于这个体制,一汽集团副总经理董春波在解放的年会上也谈到,这样的设置有一定的道理。照此理解,解放对于出口业务的管理体制,以后也许还是不会改变。因此,可以预见,解放的出口市场在短期内,还是无法逾越重汽和陕汽。

 

其实,每个汽车企业集团都认为,应该由集团统一进行进出口贸易,这样可以发挥集团的整体优势,集约化管理,树立企业品牌形象等。

 

不过,现实是,不管是谁在管进出口,由进出口公司专营的重卡企业的出口业务都必然不好。这显然不是人的问题,而是体制的问题。

 

实际上,中国在上世纪90年代初,各企业都没有进出口权,出口都由专门的进出口公司经营。那时候,进出口公司求职的火爆程度远超现在的公务员考试。后来,进出口权下放到企业后,中国的商品出口出现了井喷,中国制造才真正风行全球,而这些进出口公司则一下从天上掉到地下。

 

可以这么说,解放的销量落后于重汽,出口量相差悬殊是个很重要的原因。可是,出口又不归解放本部和一汽青岛负责,而是由一汽进出口公司负责。因此,有些文章便开始说解放出口很差,然后又说国内服务不佳,用户认可度下降等。这些论点恐怕没有支持论据。

 

另外,笔记仔细分析过解放,即使在出口远远落后的情况下,未来在整体上也不是没有赶超的可能。解放在国内市场,有的产品和地区非常强势,总体上来说,还是有很大的提升潜力。

 

到底解放2012年在国内哪些地方强,哪些地方弱?未来发展有何潜力呢?且听下回分解。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