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四“烂尾”总结(二):相关机构众多 缺乏协作
在国四排放升级的大系统工程中,组织是“计划、组织、领导、控制”的系统工程管理四大要素之一。
但事实上,国四排放升级这个系统大工程,既未定下由哪一个部门来“主刀”,又未协调好相关部门之间的关系,使得整个工程一团混乱。
相关机构众多 但未形成“大组织”
国四排放实施的管理部门和涉及到的企业众多,那么要完成这个系统工程,就需要这些部门和企业共同协作完成。同时,这些单位需要以一个合理的组织形式相互关联。
然而现状是,这些部门和机构之间,没有任何的组织结构相联,他们之间的关系没有合理的定义。
一个没有组织的系统,很难想象可以完成一件复杂的工程。在国四排放升级的过程中,涉及到了众多部门和企业,每个企业都不知道该如何与其他机构衔接,每个部门都不听其他部门的,这就造成了实施命令的杂乱无章,造成了企业们对此无所适从。
实施系统工程 组织配合至关重要
以车型开发为例。车型开发,不仅是研发部门的事情,一个车型能够成为商品,能够被消费者认可,需要企业所有部门的配合:市场部、研发部、采购部、制造部以及营销和售后部。这些部门必须以一种合理的方式组合,每个部门都要一种既定的方式,接受来自不同部门的指令以完成本部门的任务,并且按规定给其他部门发布指令。假如这个组织方式不存在或者不合理的话,那么可以肯定,这款车型即使开发出来,也无法符合市场需求。
以前开发车型时,研发部门满腔热情,总想开发出更先进的车型,却没有考虑,或者即使考虑了也并不清楚:这个车型需要的零部件,国内是否可以生产;中国的原材料是否可以达到设计要求;制造部门是否可以按照设计要求生产出来;这个产品是否是市场需要的;这个产品的价格是否具有竞争力,消费者是否可以接受。比如,在上世纪90年代前,国家组织技术力量研发JT6120型 的专用底盘。这些底盘使用的一些技术后来成为 的标配,比如发动机后置、全承载车身、空气悬架、双曲率全景风挡玻璃。但是,这些车型却无法达到量产要求,无疾而终。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企业中的各部门没有合理地配合。
中国以前开发的车型,不是采购部门找不到合适的原材料和零部件,就是制造部门生产的工艺或者精度达不到要求,要么就是成本太高,消费者无法接受,或者生产出的产品根本不是消费者需要的。
以东风天龙为例。很多人也许不知道,东风天龙在合资前,开发过一款重卡车型,也叫“天龙”,但上市后不久便宣告失败。东风与日产合资后,开发了新“天龙”。东风商用车的人还是那些人,技术还是那些技术,可是为什么新“天龙”能获得巨大的成功?这在于引进了日产的管理。东风的所有部门重新组织,按照合理的方式相互配合,并且有了合理而严格的流程。按照这种先进的管理方式研发出来的天龙车型,自然获得了成功。
生产汽车需要涉及到很多部门,只有所有的部门协作,并且以合理的方式组织在一起,才能够生产出适销对路,价格合理的产品。
缺乏组织 实施国四一团混乱
实施国四,更需要组织以及各相关单位的配合。
现在的国四排放实施,大家共同感受到的一个问题是,排放管理涉及到的众多部门不知道谁应该听谁的,谁应该给谁下达指令,谁的要求应由谁来输入,谁的输入又由谁来输出。
环保部希望排放能够按时实施,但油品总是不达标,环保部说的石油部门不听,同时也管不了车型公告的事情。环保部就自顾自地表示,今年7月1日一定要实施国四排放。
工信部负责汽车产品公告,没有公告的车辆不能注册,但工信部认为国四排放很多硬条件达不到,没有禁止国三车型上公告。
发改委管着石油石化部门,但是对于两桶油油品不达标,表示也有一些客观原因。
尿素必须要有国家标准,才能进行大面积的全国推广,但国标委迟迟未出台尿素国家标准,因为没有人有责任、有权力去监督国标委何时出台该政策,就算其他部委提了要求,国标委也无需一定照办。
这就像我国之前开发车型:研发部门雄心壮志比肩国际;采购部门说你要求的零部件国内找不到;制造部门说你的要求我们没设备,或者有设备但工艺达不到要求;车型造出来,营销部门又说太贵,消费者不接受;或者上市了,才发现没配件,售后部门维修无法保证。总之,一个只有部门设置,而没有合理组织的企业,是无法造出一个好产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