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卡新闻>>谭旭光放言:中国重汽要拿出20亿给员工涨工资
热门关键词:商用车 卡车   重汽 谭旭光 

谭旭光放言:中国重汽要拿出20亿给员工涨工资

时间:2019/1/29 11:42:33来源:每经网作者:责编:李秀芝共:3595 字点击量


“不争第一,就是在混”、“一天当两天半用”……不到半年时间,谭旭光提出的这几句口号已经响彻了整个中国重汽。


去年9月1日,谭旭光接任中国重汽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因为一向以敢想敢讲敢干著称,人送外号“谭大胆”。在最近中国重汽举行的职工代表大会上,谭旭光又说了句大胆的话:“今年下决心降成本,初步按照50亿元预算,就是完不成50亿元完成40亿元也行,我们拿出20亿元把员工的工资涨上去。”


谭旭光.jpg

此言一出,台下员工掌声雷动。“谭书记的讲话持续了一个多小时,大家从讲话中感受到了中国重汽接下来的改革力度,现场也多次响起热烈掌声。”一位中国重汽负责人对记者说。


事实上,自谭旭光执掌中国重汽以来,类似这样要大刀阔斧改革的讲话已经不是第一次。但对于集团内部将如何应对此次改革,中国重汽却一直三缄其口。


“谭大胆”在憋什么招?


谭旭光痛陈中国重汽六大“罪状”


在新近召开的这次职工代表大会上,谭旭光直指中国重汽的六大“罪状”:法人治理结构混乱,产权结构复杂;人员过多、人浮于事;干部职数过多,年龄结构不合理;考核分配制度形同虚设;集团包袱沉重;主业不突出。


“中国重汽必须要改革,首先就要认清楚自己的‘残’和‘缺’。这些‘残’和‘缺’已经成为困扰中国重汽继续前行的最大障碍。” 在谭旭光看来,企业内部自查是改革的第一步。


在谈到比较敏感的“干部职数过多,年龄结构不合理”问题时,谭旭光说,截至2018年底,中国重汽的员工总数为4.22万人,其中管理人员0.52万人,工程技术人员0.44万人,营销人员0.20万人,一线工人1.47万人,整体结构极不合理。此外,中国重汽领导群体50岁以上占比36.5%,40-49岁占比45.7%,40岁以下占比仅为17.8%,干部整体年龄偏大。


“今天我在大会上宣布,所有岗位流动一律冻结,人力资源部10天以内要报出每个单位管理岗位多少、领导干部多少、工人多少、外包多少。组织部先把1335个管理干部的学历调出来给我看看,怎么上来的?谁批准的,有没有考核。”谭旭光强硬地说,以后中层干部都必须按照规范和章法竞争上岗,实行内退制度,把新的一批年轻干部提拔上来,并将提高员工的收入和积极性。


在谭旭光看来,人员方面的变革有助于中国重汽剥离老旧包袱,集中精力聚焦主业。“目前中国重汽仍存在大量缺乏核心竞争力的产业和产品,以及占用大量资源和精力的非主营业务,如房地产、物业、医院、客运等。这些都要剥离出去,潍柴20年前就把这些事改完了。”谭旭光说。


谭旭光在中国重汽的做事风格处处透露着当初改革潍柴动力的作风。谭旭光也曾说,“我到中国重汽来,不用什么创新方法,把潍柴的药方拿过来套上就行。”谭旭光用9个字概括这些方法:“边干事、边治疗、边见效”。


接下来,谭旭光要对重汽“对症下药”。第一步,开中药方,也就是完成谭旭光提出的包含重复部门合并、全面取消单一供方等在内的十条改革意见,这叫文火治病。第二步,基于第一步不见效开出的西药方,总体可以概括为“功能到位、职责明确、奖罚分明”。第三步,就是中药方和西药方两招都不管用的时候要进行外科手术,包含精简管理层人数,剥离副业、心无旁骛攻主业等。


中国重汽危机四伏?


在谭旭光看来,中国重汽的发展“危机四伏”。


公开 显示,2018年,中国重汽营业收入为1100.5亿元,同比增长21.55%。整车销量完成32.7万辆,整车出口为3.6万辆,占据国内重卡出口的半壁江山。


但谭旭光指出,中国重汽非上市部分缺乏盈利能力、资金占用太高,仅2018年集团总部贷款总额就达到181亿元。此外,中国重汽集团2018年“两金”占用335亿元,其中房地产就占了112亿元。


“房地产公司一旦出现问题,集团随时都有资金断裂危险,另外中国重汽是一家周期性很强的企业,如果在好的时候不下决心把存在的问题都解决,一旦金融危机到来就会完蛋。”谭旭光说。


一位接近中国重汽相关人士也表示,谭旭光的话并不是危言耸听。“重卡作为商用车企的主要板块,受宏观经济形势的周期性影响较大。简单来说,在经济形势好的时候,物流、建筑施工等用重卡的地方就多,因此商用车版块就会发展得好,反之亦然。”


上述中国重汽相关人士认为,除了周期性方面的考虑,商用车发展形势也有了新变化:一是全球商用车整合愈演愈烈,二是中国汽车工业全面开放的步伐越来越快,中国重汽的改革也必须提上日程。


除了以上客观因素,一位接近中国重汽的人士部向记者透露,中国重汽的改革还有“政治因素”在推动。


资料显示,中国重汽是山东省龙头企业,其中济南市国资委持股80%、山东省国资委持股20%,可见,中国重汽实际上归济南市国资委管理。“现在山东省想把汽车产业做大做强,省会济南也想提高自己的地位,作为山东省制造业的龙头企业,中国重汽确实存在一些问题,但仍有很大发展潜力,现在需要一个外力来把潜力激发出来,因此中国重汽再次面临改革。”上述人士说。


事实上,这不是中国重汽第一次面临改革,2002年,中国重汽集团资产负债率达138%,累计亏损83亿元,国务院决定对包袱沉重的中国重汽进行体制改革、破产重整。


“这两次改革性质是不一样的。”上述接近中国重汽的人士说,“2002年的改革是事关中国重汽生死存亡的不得已的一次改革,那时候工人已经发不出工资了。而现在这次改革可以说是中国重汽前进中的改革。”


为何由谭旭光“主刀”?


谭旭光就任中国重汽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与其说是“履新”,不如说是“回归”。


“是中国重汽培养了我,我回家了。”谭旭光曾经不无感慨地说。


据了解,潍柴动力曾经是中国重汽的下属企业。1998年,谭旭光被任命为潍柴动力的厂长、中国重汽集团董事。此后很长一段时间内,谭旭光还曾兼任中国重汽集团副总经理一职。


上述接近中国重汽相关人士表示,当时谭旭光有机会升任中国重汽总经理职位,但最后却没有如愿。此外,谭旭光重组湘火炬从而间接控股陕西重汽,并公开表示将向整车发展,打造自己的重型汽车产业链等,都与中国重汽产生了分歧。2006年,谭旭光和潍柴从中国重汽“分家”。


“分家”之后,潍柴动力和中国重汽成为了直接竞争对手,并在两条轨道上并行发展。此后几年,谭旭光带领潍柴动力开启了全球并购之路。2009年,山东省以潍柴动力为主导,组建了山东重工集团有限公司。山东重工最终拥有了从发动机、变速箱、车桥到整车这样一条国内最为完整的商用车产业链。


从结果来看,“脱胎”于中国重汽的潍柴动力在谭旭光的领导下跑得更快。 显示,2017年,中国重汽集团销售收入为905亿元,山东重工集团则达到了2300亿元,是中国重汽的两倍多。


一位汽车行业分析师表示:“正是由于看中谭旭光和潍柴的成绩,济南市政府才决定由他来主导中国重汽的改革。”


根据济南市政府官方公布的消息,此次由谭旭光主导对中国重汽集团的改革,是济南市委根据重汽集团与重工集团战略合作需要和领导班子建设实际,通盘考虑后报经山东省委同意研究决定的,目的是为了切实做强做优做大山东省、济南市汽车产业。济南市委认为,“由谭旭光任中国重汽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职务是合适的。”


“潍柴模式”是否适合重汽?


随着谭旭光对中国重汽的“开刀”,改革大幕也即将拉开。


“现在中国重汽的改革仍在筹备阶段,还没有正式开始。改革的一些事情公司搞得也比较神秘,参加一些会议都不允许我们带手机。”一位中国重汽的相关人士告诉记者。


多位中国重汽的员工也表示:“听说了公司要改革的事,但是还没有感受到变化。”


值得注意的是,与当初对潍柴动力的改革不同,谭旭光如今对中国重汽的一系列变革,有潍柴动力的影子,这能否适应重汽的发展?


上述汽车分析师认为,“改革是一个很复杂的过程,现在外界对谭旭光都是肯定的,但他的改革政策比较直接,潍柴动力和中国重汽是两个不同的企业,复制潍柴动力的做法能不能行?现在还不得而知。”


不过,也有支持谭旭光的声音。在潍柴动力工作了三十多年的刘师傅看来,谭旭光是一位很有胆识和魄力的领导,带领大家走出了破产的危机。“谭总的改革是很成功的,改革之后,工人也成了受益者,工资待遇各方面都有了很大提升,很多人也免于下岗的危险,我相信谭总的能力。”


不管外界的声音如何,谭旭光的改革之路仍面临着多重困难:一是,山东重工和中国重汽的战略合作问题;二是,陕西重汽和中国重汽的同业竞争问题。由于这三家商用车企业都由谭旭光一人领导或重要参与,他能否理清其中的纷繁复杂?


“接下来,我们将把旗下的商用车全产业链打通,推动商用车参与全球竞争。”谭旭光认为,


中国重汽既然是中国重型汽车的摇篮,就应该是品牌、技术、质量被大家公认的中国最高端品牌,要成为与斯堪尼亚、戴姆勒、沃尔沃并驾齐驱的企业,这是中国重汽的最高梦想。


“我这个人不怕死,我将骨灰盒放在潍坊不如放在济南的英雄山上,这样更出名,我既然来了中国重汽就已经做好了各种准备。”对于可能面临的种种困境,谭旭光已经做好了准备。


新闻排行
微信扫一扫

官 微

卡友会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