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关键词:  卡车 商用车 中通  奥运1号车 纯电动  

从低档到高档 “奥运1号车”见证中通成长

时间:2013/6/18 13:37:44来源:本站作者:责编:0条评论

 

2008年北京奥运会是人类奥运史上的华彩乐章,也是全球华人共有的美好记忆。对于中通 控股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李海平、中通博士后工作站主管孔令安来说,这份记忆尤其珍贵。

 

作为惟一与奥组委签订服务合同的 企业,中通的多辆 全程服务于北京奥运会、残奥会核心区域,共运行7.3万公里、发车5700个班次、运送乘客23万人次。其中,被称为“奥运1号车”的中通奥运纯电动 担任了北京奥运会、残奥会开、闭幕式的现场指挥用车,成为这一重要历史事件的特殊见证者,也在奥运历史上第一次留下的中国 的印记。

 

作为中通 奥运服务队现场总指挥、领队,孔令安和其他25名团队成员一起,坚守北京4个多月,取得中通 奥运服务“零事故、零故障、零剐蹭、零误班、零争执、零投诉”的优异成绩,得到了国际奥委会、北京奥组委、中国科技部等的高度评价。

 

“奥运纯电动 在全世界提升了中通 的品牌形象,坚定了我们大力发展节能与新能源 的决心,对中通 的成长具有深刻而长远的影响。”5年后的今天,回忆起当初的日日夜夜,李海平深有感触地说。

 

虽然人们习惯地将中通奥运纯电动 称为“奥运1号车”,但其实,同样的 一共有5辆,都是中通专门为北京奥运会研制的。在李海平看来,奥运纯电动 无疑是中通专业 研发、制造、管理经验和技术的集大成者,从独特的水滴式造型到采用的多项先进技术,无一不是中通“专注、专心、专业”核心理念的具体体现。

 

从中低档 到高档  一款车浓缩几十年历史

 

提起“奥运1号车”,人们最先想起的估计是它独特的水滴式流线造型。这种经典造型源自荷兰博发(BOVA) 公司,而引进博发 技术正是中通专业 制造历史上一个重要的转折点,标志着这家企业迈出了进军高档 市场的关键一步。

 

自古道,英雄不问出处。和国内多数 企业一样,中通的起点不高,前身是山东聊城的一家车辆制修厂。正式改装 的第一年,即1971年,中通仅生产了3辆 。但是,他们没有因此放弃成为专业 制造商的梦想,逐步组建起完整的研发和生产队伍,建立了专业 生产基地。1992年,中通 产量突破1300辆,人均效益跃居全国交通行业第一位, 产量跃居第二位。1998年4月,企业改名为中通 股份有限公司。1999年9月20日,中通 成功发行A股股票,并于2000年元月13日在深交所上市。

 

多年的不懈努力之后,引进博发 技术终于让中通有了质的飞跃。2000年11月2日,中通与博发公司签署的《许可证及技术转让协议》获国家对外贸易经济合作部批准。2001年6月,中通历史上首辆高档 ——中通博发豪华 下线。在这个过程中,中通最高管理层做出了一个影响深远的决定,派大量一线员工赴博发公司培训。

 

1997年进入中通的孔令安有幸成为赴博发培训的人员之一。他至今记得,从研发、生产流程,到车辆的动力、安全性能及驾驶感受,博发让他感受到了全方位的震撼。

 

首先是开发流程。中通引进的博发梦幻车型当时在欧洲刚刚上市,这款车的开发历时5年,上市后仍然在路试,不断完善。和国内 市场上频繁推出的新车相比,技术成熟度显然不在一个档次上。

 

其次是生产工艺。我国传统的 生产工艺是,先组装好底盘,再合装车身。而博发则将 分为前围、侧围、后围三个模块,分别组装后再合成一辆整车。这样做至少有两个好处:其一,车辆采用全承载结构,遭遇撞击时,车身也参与受力,可以更好地保证乘员安全;其二,在整个装配过程中,各种部件都看得见、摸得着,既便于质量监控和检测,也便于日后使用过程中的维修。

 

第三是技术水平。例如,发生正面碰撞后,博发 的方向盘不是单纯向后方位移,而是向后上方位移,降低了驾驶员被方向盘挤伤的风险。另外,博发12米 的转弯半径和当时国内的9米 相当。

 

据了解,从研发人员到一线工人,中通先后派遣180人赴博发公司学习培训,开创了我国 行业的先河。此后,他们又耗时半年,在欧洲技术人员的全程指导下,严格按照欧洲标准,生产出了第一辆中通博发 。“博发教给了我们很多东西,不光是产品技术、制造工艺,更宝贵的是,帮我们培养了一大批人才。” 回忆起这段历史,李海平不禁感慨,“这辆半年才制造出来的高档 ,使中通 发生了质的变化。”

 

从传统 到新能源  一款车记录先行者足迹

 

作为一款纯电动 ,“奥运1号车”的很多性能指标达到了当时的国际先进水平。该车采用世界同步的全承载车身结构,配备前独立式前桥、6气囊空气悬挂系统,具有很高的安全性和舒适性;车辆续驶里程超过250公里,电池箱采取抽屉式设计,可实现快速更换与维护;采用专用纯电驱动系统,既实现了“零排放”,又实现了无级变速功能;还安装了一级减速器,增加爬坡度,提高了车速性能;为满足移动办公要求,加装了数字电视、DVD、卫星导航集成一体的车用音视频AV系统。

 

$page$

 

能够在举世瞩目的奥运会上一展风采,在很多人看来,中通很幸运。但俗话说得好,机会总是青睐有准备的人。李海平深知,这种幸运绝对不是偶然的,而是源于中通在传统 领域的长期技术积累,和在节能与新能源 研发上的先人一步。

 

中通拥有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博士后工作站和国家认可实验室,长期联合国内知名院校和行业专家对 安全、可靠、节能和舒适性等技术进行攻关,形成了产、学、研结合的科技创新模式,在 轻量化设计、减震降噪、发动机温控、发动机搭载技术以及动力分配和空气动力等方面,获得受理专利100余项,位于行业前列。在国家发改委2009年公布的国家级认定企业技术中心评价结果中,中通技术中心位居 行业第一位。

 

在节能与新能源 研发上,中通也走在行业前列。2005年,他们就启动了电动 研发及产业化项目。2006年,科技部启动“十一五”863计划节能与新能源汽车重大专项——奥运用纯电动 整车开发,中通经过层层角逐成功入围。2006年11月起,中通以“高档、商务、豪华、舒适”为目标,精选技术骨干展开奥运纯电动 的研发。2007年10月,首辆奥运纯电动 在中通下线,在交通部公路交通试验场进行了大量性能及可靠性试验后,于2008年3月进入第162批国家汽车产品公告。随后,中通又瞄准“国内最高水平纯电动 ”的目标,对产品内饰、动力性能、车身图案等进行了优化设计。

 

到2008年底,中通已承担了三项国家“863”节能与新能源汽车重大课题,推出了10代混合动力 、5代纯电动 ,并在国内率先推出了可充电混合动力 、LNG 。

 

当然,中通新能源 的研发也并非一帆风顺。“养着几十个人的队伍,长时间看不到具体成果,滋味很不好受。”李海平坦承,由于起步较早,中通管理层曾经承受了很大的压力,但他始终认为,鼓励创新的关键是领导人要敢于担当、容忍失败,对认准的方向坚持到底。

 

2011年4月,中通 3万辆新能源及节能型 基地在山东聊城奠基。项目总投资11.38亿元,建成后将形成1万辆新能源 、2万辆节能 的生产能力。“下一次产业革命一定与电有关。”李海平坚信。

 

从中国名牌到世界闻名  一款车推进国际化进程

 

北京奥运会刷新了奥运会历史上参赛规模、转播规模等多项纪录,赢得了国际奥组委主席罗格“无与伦比”的评价。“奥运1号车”让世界上更多的人认识了中通,认识了“中国名牌产品”中通 ,也为已经启动的中通国际化战略提供了有力的支撑和更加广阔的视野。

 

中通 进入国际市场的历史可以追溯到2003年,来自阿联酋的8辆 订单实现了中通 出口“零的突破”。2005年,中通成立海外营销总公司,全年累计出口 222辆,实现销售收入超过8000万元,国际化发展战略也逐渐成形。2006年,中通累计出口 461辆,实现销售收入1.84亿,被认定为首批“国家汽车整车出口基地企业”。2007年,中通海外销售业绩连续第三年翻番,全年累计出口 1194辆,实现销售收入 3.84亿元,海外市场份额从2006年的5.92%跃升至 12.29%,并且实现了CKD散件批量出口。

 

2008年,在国际金融危机的洗礼下,中通 在海外市场竞争中频频胜出,与沙特阿波沙合达公司签署的价值6400万美元的1600辆公交车销售合同,是我国 企业开拓国际市场的第一大单。这一年,也是中通在海外市场最下功夫的一年,但他们的重点并不是抓订单,而是抓市场、抓客户。

 

回顾这段历程,李海平告诉记者,我国主流 企业从2004年开始进入海外市场,出口量连年保持高速增长,在2007年达到一个临界点。2008年,严峻的出口形势甚至让一些企业产生了放弃海外市场的念头。

 

面对不利的国际市场环境,中通的选择是主动求变。从那时开始,他们逐渐将海外市场开拓方式从 “游牧”式转向“农耕”式,从简单的产品输出延伸到CKD模式的“技术+资本+产品”输出,出口范围达到包括欧洲、澳大利亚和美国等发达国家在内的70多个国家和地区。“海外 市场的经营模式、产品结构、客户需求都在变化,我们必须跟着变。”李海平说。

 

主动求变让中通在此后几年收获了更多喜悦。2010年,中通在与奔驰、沃尔沃等国际 品牌的竞争中,获得摩洛哥350辆高端大型 订单。2011年,中通 出口金额再超1亿美元,创历史新高。进入今年以来,中通在海外市场连获大单,仅5月当月就签单634辆,再创单月签单记录。

 

“2008年播下的种子,开始收获了。”李海平平静地表示,今天的收获一定是昨天播种的结果,希望未来有所收获,必须从现在开始播种。

 

根据规划,海外市场销售收入将占中通销售总收入的1/3。“我们要打好基础,专业、专心、专注地把 做好,完成从粗放型到集约型、精细化的转变,让中通成为在国际上有竞争力的专业 制造商。”李海平说。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