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原创】
阳春三月,鸟语花香。在这样一个充满蓬勃生机的春天里,2024中国商用车论坛在十堰举办,现场大咖群集,干货满满。
在经历2023年的恢复性增长之后,很多人都很好奇,2024年的商用车市场将会如何发展?3月27日下午,国家信息中心正高级经济师徐长明从产业发展的角度分享了《商用车市场总体形势与未来机遇》的主题演讲。在演讲中,他预判,未来商用车总量将以常态化平稳运行为主线,2024年国内商用车销量或实现小幅度增长;机遇方面,他认为,未来商用车存在出口、新能源和燃气化三大机遇,而想要抓住其中任何一个机遇都不容易。这三大机遇同时也是三大挑战。
除此之外,徐长明这场主题演讲中还有哪些干货?请看 报道。
总结过去30余年发展脉络 预判2024商用车增长4%-5%
徐长明开门见山,对商用车市场总体形势做出判断,未来商用车市场常态化平稳运行是主线。
他对过去30年商用车行业的发展脉络进行简要回顾,发现总量呈现出“前10年(1990年到1999年)需求稳定,第二个10年快速增长(2000年到2010年),第三个10年前5年下降、后5年增长”的走势。中重卡和轻卡两个市场总体发展曲线亦是如此。
徐长明分析,商用车市场呈现如此“特别”的曲线走势,背后是经济发展阶段的变化,关键在于受经济增长率、经济结构两大因素影响。其中,上个世纪90年代的那10年,GDP增长率从1993年起逐步下行,当时经济结构是“轻型化”的,以轻工、纺织为主要增长点,单位GDP的货运量比较少,所以商用车需求相对比较稳定;中间10年里,我国加入WTO后,GDP连续7年高速增长,同时这10年也是我国产业结构“重型化”的一年,是以钢铁、煤炭、水泥、化工、电力、汽车等重工业为主要增长点,而这些行业单位GDP的货运量比较高,故这10年是重型汽车以及整个商用车行业快速发展的10年。
2011年之后几年,GDP增速开始下降,并且产业结构又迎来一次“轻型化”,不过,与以往不同的是,这个时期经济的增长点主要在互联网、高新技术和智能化产业方面。“比如,芯片虽然很值钱,但是它没有多少运输量,所以这十年商用车总量有所下降,也很正常。然而,2017年开始,商用车总量又涨上去了,这是因为不是经济因素带来的,而是由政策等非经济因素促成的。”
据徐长明介绍,从2017年到2020年,商用车总量实现大规模增长的有两年,一是2017年,商用车内需量由2016年的338万辆涨到390万辆,其中,超限超载治理为中重卡销量带来大约30万辆的增量,环保政策也带来一些增量;二是2020年,商用车内需量由2019年的404万辆涨到492万辆,增量主要是环保治理带来的,国三柴油淘汰强制置换,另外,2020年由于疫情因素有两个时间高速取消过路费,也为中重卡销量带来明显的增长(约15万辆)。
但是,非经济因素带来的增长是不可持续的。以中重卡为例,牵引车细分市场2020年销量高达76万辆,2022年降到20万辆,2023年恢复了一些到达32万辆;而专用车细市场,2020年销量达到37万辆,2023年只有16万辆,可见高峰销量不可持续。
徐长明预判,未来商用车市场将以今年或去年的基数,往后走略有增长。虽然今年1-2月份,商用车市场批发 实现了较快增长,但保险 是负增长,他预计今年国内商用车市场持续低位复苏的态势,呈温和型增长,全年增幅预计为4%到5%左右。
“商用车行业的发展,与房地产的关联度密切。据专家分析,有40%的商用车与房地产都有关系。从房地产投资、商品房销售面积和房地产新开工面积走势 来看,2021年起累计增速连续三年负增长,今年1月继续负增长,如果今年全年负增长,那将是连续四年负增长,这对商用车行业的影响是非常大的。”徐长明说道。
未来商用车存在三大机遇 抓住机遇可赢得市场
从已有的研究成果来看,徐长明判断,未来商用车发展有三大机遇,一是出口和国际化,二是新能源商用车,三是燃气化。
首先是出口和国际化。近年来,我国商用车呈现高速增长的趋势,其中,2023年,商用车出口量达到77万辆创历史新高,相比过去十几年里大概30万辆左右的规模,是了不起的成绩。出口实现大幅增长的原因有三点,一是填补国际市场空白,疫情导致其他国家的厂商产能、生产跟不上,给中国产品带来了机遇;二是我国商用车产品力的提升;三是主机厂加大了出口力度。国内商用车市场需求持续低迷,各大商用车企业加大海外市场运营,将出口作为对冲国内市场低迷的重要举措。
未来,我国商用车出口前景依然非常广阔,一是因为中国商用车产品竞争力的提升,二是国际经济发展带来商用车需求量的增长会很快。其中,非洲地区,有14.2亿人,人均GDP只有2000美元水平,差不多是我国2003-2004年的人均GDP水平,正好是一个国家重型化工业要起飞的阶段,所以,下一步,非洲很多国家都是值得我们关注的;此外,还有东盟国家和“一带一路”共建国家等。
“特别是在‘一带一路’国家,大规模基础设施建设需求很大。我们帮着建一系列基础设施,我们车跟着就出去了,国内最能享受到这种好处的企业就是中国重汽。重汽的重卡出口量最大,2023年出口13万辆。这两年,国内其他企业出口量也实现了较大幅度的提升。”徐长明介绍,在欠发达的国外地区,修建高速公路、矿山、港口领域,中国品牌重卡在重载方面,质量和可靠性远超欧洲、日本。徐长明说,商用车出口未来前景依然广阔,但增量有可能转为本地化生产为主。
第二个机遇,是新能源商用车。过去几年,新能源商用车持续增长,2023年,国内销量达到39.6万辆,渗透率12%左右,中重卡、轻卡、轻 型均实现增长,仅大中客下滑。徐长明认为,在政策的推动下,未来新能源商用车仍将快速发展。
其中原因,一是工业中的钢铁、水泥、焦化等行业,上下游运输的碳排放和氮氧化物排放纳入考核范围。目前,钢铁行业运输车辆清洁化取得了良好的效果,重点区域进钢厂的车辆基本都是新能源车。其中,河北作为钢铁大省,在工业环保分级管理中贡献了最大的新能源中重卡增量,2023年的新能源中重卡销量接近8000辆。下一步,国家将推动水泥和焦化等行业运输车辆的新能源化。
二是交通运输领域,该领域减碳降污是推动新能源商用车发展的重要动力,多部委从多角度立体化推进。徐长明研究发现,在经济发达和温度较高的地区,新能源乘用车发展比较好,并认为新能源商用车发展亦是同样趋势,将由南方省市、经济发达省市率先带动。同时,他还发现,环保压力、污染压力比较大的地区,如山西、河北等地,虽然经济不是特别发达,但必须通过电动车减少污染排放,这些地区新能源商用车也将能实现较快发展。
第三个机遇,是天然气车。“与前面两个机遇不同的是,这是一个或然性的机会,不一定100%,取决于油气差价。”天然气车对柴油车的替代可能会继续发生,促进一定程度的提前换车和部分新购,有利于商用车总需求增长。
2023年,油气差价带来的燃料低成本优势对重卡领域的牵引车市场销量拉动最为明显。牵引车2023年销量从20万辆涨到32.3万辆,新增的12.3万辆中有11.5万辆由天然气牵引车贡献。今年1-2月,天然气重卡销量再次达到1.6万辆,重汽、解放、陕汽都发展的比较好;其中,重汽增长很快,解放绝对量最大。“下一步就看气价维持情况,如果能够维持,天然气车机会还是可以的。”
在演讲即将结束之时,徐长明表示,这三大机遇,想要抓住任何一个,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三大机遇同时也是三大挑战。“就拿新能源领域来说,不管是新能源商用车还是新能源重卡,目前销量表现特别靠前的企业并不是传统优势企业。国内市场要抓新能源,国内市场干好了,还要搞好海外市场,这对本身盈利水平不是特别高的商用车企业而言,是不小的挑战。”
结束语
当下,商用车行业进入了深度调整期,同时也迎来了转型升级的关键期。从徐长明的演讲,我们可以看到,当行业的转型升级落实到企业上去时,其实是机遇与挑战并存,压力也是巨大的。而对于徐长明今年国内商用车销量4%-5%的预测,中汽协副秘书长李邵华则给出了不同的看法,他认为,海外市场的巨大增量机会,或将使今年商用车销量抬高至460万辆、差不多恢复到“十四五”初期的水平。
对于未来商用车发展趋势,各位看官,您怎么看呢?欢迎大家留言分享看法。